中國“可燃冰”鉆探和測井技術裝備海試取得重大進展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7月12日電,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研究總院)7月12日對外宣佈,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技術和工藝”項目支持的“國產自主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裝備海試任務”在中國南海海域順利完成海試作業,此舉標誌著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戰略資源之一,在中國主要賦存於南海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層非成巖、非均質性強、易遇滑塌和淺層氣風險等特殊難題。長期以來,由於中國國內缺乏針對水合物的鉆探和測井技術裝備,只能高價聘請和租用國外專業人員和設備開展作業。 中海油研究總院董事長米立軍表示,本次海試作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獲得了高質量的測井數據,驗證了國產自主深水技術裝備的可靠性,打破了中國依靠自主力量進行海洋水合物鉆進作業深度和作業水深兩項紀錄,為含水合物淺軟地層鉆探和測井作業提供了範本,為天然氣水合物技術裝備國產化自主化道路汲取了寶貴經驗。 2021年6月,中海油研究總院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技術和工藝”為項目支撐,依托國產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國產深水鉆井系統、新一代隨鉆測井工具,在南海1758米水深預定海域,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兩口水合物評價井的海底井場調查、鉆探作業和隨鉆測井作業,取全取準了包括自然伽馬、電阻率、聲波、井徑、井溫、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資料,順利完成目標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說,本次海試成功使中國海油在深水-超深水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取樣領域,具備了船舶-鉆探-測井-取芯-在線分析檢測全套國產化技術水平和全過程作業能力,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邁入了國產自主新時代。 據了解,中國海油自1995年起持續攻關水合物基礎理論和工程難題,開展了多輪地質綜合研究和勘探工作,逐漸建立了基於國產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的國產鉆井和測井系統,並在摸索和實踐中自主研發了水合物繩索取芯工藝技術、深水淺表層CPT取芯工具等配套技術,於2019年在瓊東南海域收獲了天然氣水合物巖心樣品。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