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太陽”將再衝新高:1億攝氏度“燃燒”100秒!分享到:
![]() ![]() ![]() ![]() ![]() ![]()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將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升級改造,向芯部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100秒長脈衝等離子體的科研新目標發起挑戰,力爭將世界可控核聚變能源研究推向新高度。 “萬物生長靠太陽,EAST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王騰博士說,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而“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所需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成物也沒有危害,被認為是理想的“終極能源”。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EAST是我國重大科學工程,目標為人類開發核聚變能源提供工程和物理實驗基礎,建成以來已開展實驗96000余次,先後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等國際重大突破。 從去年7月起,EAST啟動新一輪升級改造,在尖端材料、關鍵部件、主要子系統等方面實施一系列重大提升。“裝置升級的技術難度高,工作量大!”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制中心主任吳傑峰說,“‘人造太陽’非常復雜,要讓上億攝氏度高溫與零下269攝氏度低溫1米內共存,上萬個零部件,有一點點瑕疵,未來實驗可能就會失敗。” 3月24日,科研工程人員在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入口”處施工。新華社記者 徐海濤 攝 “黨員帶頭,我們每個人都是缺一不可的螺絲釘!”EAST升級改造項目內部施工負責人胡凱說,近百人的科研工程團隊每天超過12個小時“爭分奪秒”工作,從春節前到現在一直沒有休息。 “從1億攝氏度20秒到1億攝氏度100秒,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跨越,也將把人類核聚變能源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托卡馬克物理實驗研究室主任龔先祖介紹,目前升級改造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將於4月底結束改造,向“1億攝氏度100秒”的新目標發起衝擊。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