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上市公司回購與增持潮:政策導向下的市場信心保衛戰

分享到:
2025-04-08 20:3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8日電(記者 黎金良)4月8日,中國資本市場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上市公司回購與增持浪潮。從中央匯金到眾多央企,再到地方國資與民營企業,密集的公告如潮水般湧現,成為穩定A股市場的強烈信號。這不僅是對前一天“黑色星期一”A股暴跌的緊急應對,更折射出政策層面對資本市場信心重建的決心。受有關消息影響,上證指數8日反彈1.58%。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從4月7日至8日,多家重量級企業發布回購與增持計劃,規模之大令人矚目。綜合內地媒體報道,中央匯金宣布再次增持ETF,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中煤、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央企紛紛表示增持自家股票,中國電科與“招商系”7家上市公司則明確加速回購。此外,國機集團提出建立常態化回購增持機制,全國社保基金會亦表態將繼續增持國內股票。民營巨頭如寧德時代也加入行列,顯示出廣泛的參與度。

這波行動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參與主體多元化,既有國資“國家隊”,也有民企力量;二是資金規模空前,單日公告涉及金額遠超往常;三是速度與決心罕見,從“黑色星期一”後不足24小時內密集出台,顯示出高度協調性與緊急性。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如中國電子還提及加快科技併購重組,表明回購增持之外,產業整合也在同步推進。

有分析認為,雖然單個公司的金額可能有限,但考慮到中央企業在A股市場的巨大體量,其集體行動的潛在資金規模可達數千億甚至萬億級別,足以對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

此外,這一回購與增持潮的背後,既有政策主導的頂層設計,也有市場危機下的應對。

首先,政策導向是核心推動力。自2024年以來,中國官方強調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股東回報。2024年10月,央行推出3000億元再貸款計劃支持回購,2025年1月《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鼓勵增持與回購。分析認為,此次行動可視為政策的集中落地,尤其在“黑色星期一”A股暴跌後,監管層迅速出手,通過“國家隊”帶頭穩定市場信心。中央匯金的ETF增持與央企的密集表態,無疑是政策意圖的直接體現。

其次,市場壓力倒逼企業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威脅令中國出口企業前景蒙陰影,疊加內需疲軟與地緣政治風險,A股估值已跌至低位。分析認為,4月7日的大跌不僅是對外部衝擊的恐慌性反應,也暴露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與增持向市場傳遞信心,試圖阻止股價進一步下挫。

最後,企業自身需求亦是動因之一。許多央企與龍頭民企坐擁充裕現金流,但外部投資機會因全球貿易環境惡化而減少。專家認為,回購與增持成為消化現金、提升每股收益的有效途徑。(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美國對華關稅增至145% 各國採購商如何看?
美國前頂尖智庫主任 香港大學教授李成: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如今很不好過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首次在香港舉辦 千名精英共話數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