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雲南為40餘萬册古籍“上戶口”

分享到:
2024-05-28 16:1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28日電 中國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古籍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普查登記各類古籍及民國線裝書46萬餘册。古籍方面,完成登記漢文古籍37萬餘册,傣文古籍23000餘册,彝文古籍230册,藏文古籍2285葉。

據新華網報道,雲南古籍文獻卷帙浩繁,分藏於各地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博物館以及寺廟和民間等。據初步估算,雲南省古籍文獻存量可能有近百萬册(件),其中少數民族古籍存量達10萬餘册(件)。

雲南省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任顔艶萍介紹,自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工作人員深入雲南省各地,對存藏各地的古籍進行普查登記,近年來還創新引入“專家+志願者”模式,從高校等機構招募大批志願者,經統一培訓後投入到普查工作中,他們詳細記錄了每部古籍的分類、年代、著者、版本、裝幀形式、册數、收藏單位等基本信息及其破損情況、保存狀況等,大力推進了全省古籍普查工作進程。

普查志願者在雲南省雙柏縣開展彝文古籍普查。(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供圖)

據介紹,目前已完成普查登記的古籍文獻內容豐富,涵蓋儒家經典、地方文獻、文學藝術等多領域。隨著普查工作不斷深入,一批珍稀古籍逐漸“走出深閨”。其中,大理國寫經《護國司南鈔》《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彝文古籍《查姆》《百樂書》、清代傣文貝葉經《粘響》、清抄本納西族《東巴舞譜》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古籍保護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持久戰。”顔艶萍說,一些珍稀古籍流傳民間,因年代久遠、保存條件差等導致頁面殘損嚴重,另有一些少數民族口傳古籍傳承人離世,導致部分口傳古籍面臨失傳風險,“我們要在開展好普查工作的同時,綜合施策保護好這批民族文化瑰寶”。

普查志願者們開展古籍信息登記。(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供圖)

近年來,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持續開展古籍數字化工作,為大批珍稀古籍留下影像資料;同時,組織古籍修複專家跟蹤調研古籍破損情況,制定專業修複計劃,其中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修複導師楊利群團隊研發的“人工紙漿補書法”,極大提升了藏文古籍等少數民族古籍的修複質量。(完)

【編輯:曾瑜梅】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民主黨“換人”呼聲紛起 拜登會退出嗎?誰能接替拜登出戰?
髦耋老人從湖南湖北趕來 共赴時隔23年的“黃埔之約”
【通講壇】蘇納克宣布辭職!英國首位印度裔首相為何得不到民眾認可?
【通講壇】海上風險外溢 中菲會開戰嗎?中菲對話是否能為局勢降溫?
英國學者:美日介入南海爭端 令人憤慨和震驚
明日登場!中國唯一的國家級雜技團為香港帶來高難度絕技
中國已瞄準火星和木星:計劃六年後實現載人登月、火星採樣和木星系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