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展現的遠見和戰略眼光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5月6日電(記者 黎金良)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專家分析認為,會晤展現出中國領導人對中歐關係的遠見和戰略眼光。 新華社資料圖片 據中國官媒發布的內容,習近平在會晤中表示,中國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將歐洲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伙伴,希望中法關係、中歐關係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表示,這展現了中國領導人的積極、長遠戰略眼光。歐盟從戰略層面把中國定義為“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這之間本身是有矛盾的,問題是哪一個層面的關係保持相對穩定。 王義桅認為,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係,反映中國領導人看到合作的空間,並視之為重要伙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則是聚焦“伙伴”關係的關鍵。在這裡,其實也體現了中國人求同存異的相處之道。 在今年中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曾表示,放眼全球,只要中歐互利合作,陣營對抗就搞不起來。只要中歐開放共贏,“逆全球化”就不會得勢。 習近平還表示,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作為這個世界的兩支重要力量,中歐雙方應該堅持伙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為世界和平和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王義桅表示,歐盟本身並不團結,俄烏衝突更令其進一步分裂。所以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四個“戰略”是十分重要的引領,指明了伙伴定位和堅持對話合作方向。 此外,習近平近五年來首次訪歐,選擇訪問的三國即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也具有“戰略”意義。王義桅舉例說,在中歐國家而言,匈牙利是中國最友好的國家。而訪歐首站的法國,更是有引領作用,因為中法建交精神裡第一條就是獨立自主。 王義桅表示,歐洲議會大選將於6月舉行,此訪也是提醒歐洲各國長遠看全局,支持歐洲的戰略自主,不要做美國的附庸。(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