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合成新核素鋨-160和鎢-156

分享到:
2024-02-19 09:1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19日電 據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消息,該所與合作單位組成的科研團隊近期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鋨-160、鎢-156。相關成果2月1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量子多體系統。不同數量的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具有不同性質的原子核,科學家們把它們稱為核素。合成和研究新核素,不僅對認識物質結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為理解天體環境的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是探索自然奧秘的重要手段。

△新核素鋨-160和鎢-156在核素圖上的位置 (圖/楊華彬)

研究團隊依託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利用充氣反衝核譜儀SHANS,通過熔合蒸發反應合成了新核素鋨-160和鎢-156。鋨-160(中子數為84)具有α放射性,而鎢-156(中子數為82)具有β+衰變的放射性。團隊測量了鋨-160的α衰變粒子能量、半衰期及鎢-156的半衰期等性質。

通過系統分析新測量數據和已有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當原子序數大於68時,中子數為84、85的同中子素的α粒子預形成概率逐漸變小,揭示了中子數為82的殼效應在缺中子核素中增強的現象。進一步研究認為該效應增強的原因在於不斷逼近可能較穩定的雙幻核——鉛-164 (質子數為82、中子數為82)。

△充氣反衝核譜儀SHANS

該研究首次明確給出了中子數為82的中子殼在缺中子核素一側的演化情況,同時使中國的新核素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核區。(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第22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召開 台灣青年們如約而至
民進黨因胡歌“精神分裂”?台灣青年:本質是內心太自卑
“從家出發再回家” !兩岸青年組棒球隊盼做“兩岸融合的總冠軍”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即將舉行 7000台胞跨海而來
議會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44次散會卻一點不講?台灣學者:這是是非不分 國民黨該出來努力一下了
台青:民進黨騙了台灣民眾很多年 我們根本沒得選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連勝文:《慶餘年》裡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