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中國經濟增長利好全球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19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參加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時表示,作為貢獻全球增長三分之一的重要經濟體,去年中國經濟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對中國、亞洲和全球都是好消息。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格奧爾基耶娃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中國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她認為,中國政府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增長模式轉型,從以出口為主導轉向消費起更大作用的增長模式。今後中國在推動生產力提升、應用人工智能新技術等方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突破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 《環球時報》18日發表社評,題為《中國的5.2%對世界經濟復甦是個鼓舞》。社評指出,輿論上一度還傳出了“通縮”的聲音,外邊一些伺機而動的人甚至趁機唱起了“中國經濟崩潰論”。在這種情況下能够最終實現這一成績,無疑是具有正面意義的。這不僅對於國內外及時看清中國經濟的全貌有積極作用,也是對那些關於中國經濟的奇談怪論最好的駁斥,更是對今年普遍預期更差的全球經濟復甦一個很好的鼓舞。 文章稱,根據世界銀行對2023年各主要經濟體GDP和增速的預測進行估算,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歐元區的16.5倍左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美洲、歐洲還有日本加在一起還要多,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經濟增長引擎。 中新網18日發表的《仍是全球“最大引擎”!中國GDP又多了1個瑞士》一文指出,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4-202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高於全球增速,顯著高於發達經濟體增速,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中持續位居前列。這是IMF給中國經濟投下的“信心票”。而中國經濟的穩定復甦也給了世界一顆“定心丸”。(完) 【編輯:紀東】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