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北京見聞:京城新開考古博物館 沉浸式體驗抓住年輕觀眾

分享到:
2023-10-16 09:1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京城新開考古博物館 沉浸式體驗抓住年輕觀眾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百

輕點展櫃玻璃,3D版大口陶尊上的日月花紋於眼前轉動,與實物相映成輝;依據互動提示舉起右手,就可以“穿越”回任一朝代,穿上舊時服裝體驗古人的一天……日前,坐落於北京中軸線北端的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為內地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一經開放立馬掀起參觀熱潮,有觀眾將其稱為“史上最難預約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考古博物館。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考古博物館內人頭攢動。 香港中通社圖片

15日,記者前往中國考古博物館探訪,發現即使距離開館已有一個月,館內依舊人頭攢動,且在參觀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

“對歷史文化比較感興趣,聽說這次展出了很多一線出土的珍貴文物,看網上的圖片很漂亮,就想來觀展,順便拍照打卡。”王之瑤是北京的一名高中學生,此次觀展,她特意穿上了自己喜歡的漢服,和朋友一起前來。

對於考古博物館這類專業性較強的博物館來說,怎樣擺脫枯燥孤立的文物陳設,將展覽做精、做活,把專業知識和人文情懷傳遞給觀眾,是近年來文博行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中國考古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以“歷史中國鼎鑄文明”為主題,分五個專題,以遺址、遺跡、墓葬為單元,通過聚合式的倉儲化展示,集中呈現了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的演進過程和歷史圖景。更為特別的是,在布展中,結合多媒體交互、AR再現、OLED透明顯示屏等數字化技術,增加觀眾參與度,帶來歷史“在場感”濃厚的沉浸式觀展體驗。

中国考古博物馆内,观众体验击打编钟。 香港中通社圖片

正在體驗區敲打編鐘的小趙告訴記者,模擬甲骨占蔔和編鐘體驗是讓自己印象最深的兩個互動體驗項目。“以往在別的博物館也碰到過互動設計,但大多流於表面,只是看著好看。這裡的設計感和趣味性明顯更高,工作人員也會教學引導,體驗很好。”

據記者觀察,3D數字展台、石器時代生活圖景再現大屏、絲綢之路車轍駱駝腳印等互動場景,都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體驗。“展覽不應只是冰冷的文物堆砌,應是有溫度有人情,能透物見人。”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表示。

年輕人熱衷參觀考古博物館,與近年內地盛行的“考古熱”有很大關係。伴隨每次重大考古發現公之於世,樊錦詩、許宏等知名考古學家的故事深入人心,《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相關電視紀錄片熱播,作為可觸達“終端”的考古博物館逐漸走入人們視野。加之內地各大博物館相繼推出考古盲盒、文物雪糕、聯名彩妝等“潮”味十足的創意文創,去博物館“蓋章”等活動在年輕人群體中風靡,更為本來小眾的考古博物館帶來了一波波人潮。

中國考古博物館“宅茲中國”專題區域的引導員劉先生表示,有一些年輕人對考古感興趣,是出於一種“挖寶”的新奇感,也部分受到網絡小說的影響。這與真正的考古學研究有偏差。對於考古博物館來說,在增強趣味性和可看性的同時,也要承擔起引導受眾的責任,將專業化的知識帶給觀眾。

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內地博物館接待觀眾總量達6600萬人次。然而,展品陳舊、陳列難以更新成為很多博物館面臨的現實問題。業內人士稱,從這一層面考慮,有機會展出新出土文物的考古博物館,或將成為未來博物館的新主流。(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