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專訪中央歌劇院院長劉雲志:歌劇為橋,聯結人類共同體

分享到:
2023-05-11 11:2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5月11日電(記者  吳一帆)  近日中國成功舉辦第十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大會主題是“融通中外 推動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央歌劇院應邀來香港演出,積極推動中國國內外、世界東西方等跨文化交流,頗具現實意義。藉此契機,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了世界知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歌劇院院長劉雲志,他從親身經歷出發,講述藝術搭建人類共通文化橋樑的故事。

近日,中央歌劇院在港進行“國風國韻飄香江”系列演出活動,舉辦了3場演出和1場音樂大師課。本次演出的歌劇選段既包含《卡門》《弄臣》《茶花女》《圖蘭朵》等西方歌劇經典,又包含《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傷逝》《原野》等為人所熟知的中國當代原創佳作,受到香港大眾的喜愛。

中央歌劇院“國風國韻飄香江”演出現場(中通社)

據劉雲志介紹,歌劇雖是源自西方的藝術形式,但中國人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開始欣賞和研究歌劇。以中央歌劇院為例,其前身是在中共革命聖地延安組建的中央管弦樂團和魯藝文工團,1942年就在延安創作並演出了《兄妹開荒》《白毛女》這些至今常演常新的民族歌劇。

劉雲志說,中華民族是善於學習和借鑒的民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的胸襟與敏銳的藝術感知力植根於中華五千年文明土壤。早在1950年代建院之初,人才薈萃的中央歌劇院就已對《茶花女》《卡門》等西方經典歌劇進行編演和研究。迄今為止,《茶花女》引入中國已經60多年,演出超過400多場,這些西方經典歌劇作為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為中國觀眾所喜聞樂見。

劉雲志說,在中央歌劇院,自延安而來的“以人民為中心”文藝理念一脈相傳至今。 

他介紹,近年來中央歌劇院在排演和推廣學習西方經典歌劇的同時,也創排了一系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及反映當代中國現實的歌劇。他強調創排原則是始終堅持以藝術價值為先,為實現理想不懼困難,甚至甘於寂寞。所幸也收穫了世界人民的認可,即是通過了歷史檢驗。“我們善於‘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世界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劉雲志(中央歌劇院)

劉雲志自身的經歷也如同歌劇一樣,具備中西合璧色彩。他的童年、青少年都在中國的土地上學習小提琴,年過而立後於2000年被公派赴德國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學院深造。學院在給他的結業證書上寫道:“他是個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具有超群的領悟力和技術水平。”憶及21世紀初這段赴德求學經歷,劉雲志表示,藝術創造了無功利的求知、交流空間,讓他可以“吸他之長,補己之短”。

他舉了兩個例子。2017年,中央歌劇院到世界歌劇之鄉意大利演出《茶花女》《蝴蝶夫人》《圖蘭朵》等西方經典歌劇,好評如潮。一位當地資深歌劇人士甚至說,《圖蘭朵》自己已看了有20個版本,覺得中央歌劇院的版本最好。

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講述柯爾克孜族英雄傳奇的《瑪納斯》在北京演出成功後,2019年應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之邀赴吉演出,收獲熱烈反響。當地觀眾稱讚《瑪納斯》劇情契合史詩原著,音樂及演繹水平都很高。

劉雲志表示,中央歌劇院這些年能夠活躍在世界舞台,離不開“我們在全世界招賢納才,吸收熱愛歌劇藝術的人才到劇院中來,同時也在世界範疇內與各藝術團體及藝術人才展開廣泛的合作。我們既走出去,也引進來”。

“行走世界不同地方演出,我們經常與當地華僑華人、藝術家共同探討歌劇藝術,加強交流與合作。”劉雲志說, “藝術家的孜孜以求詮釋了人類共通的真善美,帶來和諧與包容,再值得不過。”(完)


【編輯:吳一帆】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