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健委解讀新冠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2月27日電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26日發佈公告,將於明年1月8日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這是自2020年1月20日中國開始實施嚴格的傳染病甲類防控措施後,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調整。 資料圖。圖源:中新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特邀權威專家、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說,分類管理一直是中國傳染病防控的策略,一直實行動態調整,依法科學管理一直是我國應對傳染病的基本原則。 梁萬年說,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當前人類對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疾病的危害性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藥物供給,以及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等,都為這次調整創造了條件。近三年的抗疫工作,也為調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性明顯減弱。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關切變異株顯著減弱。 二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得到普及。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4億多劑次,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 三是醫療救治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完善分級診療救治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增設發熱門診,增加定點醫院重癥病床、ICU以及相關救治設備與物資,統籌實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醫療服務保障。 四是中國已具備包括中藥、西藥在內的抗新冠病毒藥物生產和供給能力。 五是人民群眾健康意識、健康素養進一步提升,自我保護能力逐漸提高。隨著《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的發佈、居家治療常用藥的普及,在醫務人員指導下,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可居家進行健康監測和對癥處置。 當前,中國法定傳染病共有40種,其中甲類2種,乙類27種,丙類11種。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丙類傳染病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等。(完) 【編輯:馬華】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