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特稿:科教興國破“卡脖子”難題 學者稱是中共對世界貢獻

分享到:
2022-10-25 09:5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24日電 特稿:科教興國破“卡脖子”難題學者稱是中共對世界貢獻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科技、教育、人才被放在單獨章節系統部署。在24日中共中央介紹解讀二十大報告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改革辦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對此表示,“這是第一次把三大戰略擺放在一起,是一個創新、有其深義”。北京學者指出,中共再次強調科教興國有其特殊歷史背景,“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將是對世界的貢獻。

資料圖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都是中共提出的需要長期堅持的國家重大戰略。穆虹在解讀二十大報告時稱,把三大戰略擺放在一起,強調了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繫,通過協同配合、系統集成,共同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治表示,科教興國戰略是1995年第一次提出并持續實施的國家戰略。正是因為科教興國戰略的啟動與實施,中國科技才取得了較快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只有通過教育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才能為今後的創新性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二十大報告把科教興國戰略放在重要位置重新提出來,并進行了全面系統闡述,是重要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吳薩認為,中共再次強調科教興國有其特殊歷史背景。當下,以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主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進行,這成為各國科技競爭的主賽場,中國也從以往的“看客”變為了“競爭參與者”。而且,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新科技理論、新技術方案的支持。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科技都是在“跟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很多領域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只有“領跑”才能繼續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共重提科教興國,既是歷史機遇,也是現實需要。

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被認為是向中國目前面臨的科技“卡脖子”難題宣戰。吳薩認為,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製造一個芯片、一個軟件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技術鏈條,缺少哪一環都不行,往往一個關鍵環節的突破能夠帶動全局的飛躍。當今世界處在新一輪科學技術、產業技術爆發的前沿,如果能超前謀劃布局,能帶動大規模的產業進步。

李治認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從強化基礎研究和共性研究入手,優化研發布局,以發展規劃為引領,以國家的最高戰略利益和需求為最高目標,以系統工程的思維和運籌學理論為支撐,以模式創新,政策創新,體制創新為保障。這將是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一個探索。

吳薩認為,科學無國界,所有科學技術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是對全世界的貢獻。(完)

【編輯:凌玉辉】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