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外媒: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創多個紀錄

分享到:
2022-04-18 10:0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17日電 中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16日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3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平安凱旋。國際媒體對此高度關注,紛紛作出及時、廣泛報道。

航天員翟志剛出艙。圖源:央視

德新社報道,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核心艙駐留6個月,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先後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完成了一系列實驗,為進一步建設中國空間站做準備。

愛爾蘭國家廣播電視報道,中國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的空間站技術,已成功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並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面實現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

路透社報道,3名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生活了183天後,於周六返回地球,完成了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載人航天任務。美聯社指,在這次任務中,航天員王亞平完成了中國女性的首次太空行走。

法新社報道,在追趕美國和俄羅斯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員擁有數十年的太空探索經驗。但中國大力推進的“航天夢”已經開始超速前進。中國的神舟十四號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射。天宮空間站預計將運行至少10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為進一步提高返回任務執行效率,縮短地面飛控實施時間,神舟十三號首次採用了快速返回模式。通過對飛行任務進行合理地裁剪和調整、壓縮操作時間,將返回所需時間由原先的11個飛行圈次壓縮至5個飛行圈次。

美國航天科學網站Spaceflight Now報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評估了天和核心艙內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驗證了空間站的生命維持系統,其中包括將尿液循環利用為飲用水的技術。航天員們參加了科普教育活動,慶祝春節、元宵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在空間站享受包括餃子在內的中國美食。

塔斯社報道,中國國家空間站在地球上空約400公里的高度運行,使用壽命超過10年。它可以容納3名航天員,在更換航天員時最多可以容納6人。預計將於2022年內全面投入運行,並可用於國際項目。(完)

【編輯:凌玉辉】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