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禁令只是開始?台灣慌了,有人叫囂不賣芯片反制大陸剛剛過去的周末,島內輿論充斥著焦慮與狂躁的聲音。起因很簡單:大陸決定自3月1日起暫停進口台灣菠蘿,因為多次從中檢出病蟲害。 一石激起千層浪,陰謀論四起,島內政客立即開始了光怪陸離的政治秀。執政的綠營口風一致,指責大陸挾市場優勢“打壓”台灣;還有人說台灣菠蘿產地主要在南部,大陸此舉劍指民進黨支持者。為作秀,有民意代表將菠蘿摞成一堆,眾人圍著比贊擺拍。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也到田間地頭,舉起一顆菠蘿對農民進行信心喊話。 這樣的場景,似乎成了島內政客的保留項目,但凡有農產品滯銷就會上演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有農產品滯銷,台灣“阿兵哥”都特別頭疼,因為台軍會大量采購以支持農民,甚至有人會吃到吐…… 在政客煽動下,一些支持民進黨的網民立即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喊打喊殺,叫囂“不賣芯片給大陸”作為反制;而更多的網民,則在響應“全民吃菠蘿”的號召,花式秀菠蘿的吃法。有名嘴還稱島內民眾“每人一天吃18公斤,只要兩個星期就可以吃光”,為博版面也是腦殘到沒下限。 台當局為穩定民心,宣布將拿出10多億元新台幣收購菠蘿。然而農民卻說,最艱難的不是今年產季,而是產季過後,因為今年當局花大量資源收購菠蘿,起碼有保底收入,但明年的菠蘿已經種下去,當局是否還會托底?一切都是未知數,“照顧也不是、不照顧也不是”,陷入兩難。 更讓台灣農民擔憂的是,菠蘿似乎僅僅是個開頭,下一個會被大陸拒絕的水果是什麽,成了農民心頭“另一只未落地的靴子”。據報道,繼菠蘿之後,高雄市一批原本計劃出口大陸的蓮霧,被大陸貿易商臨時要求暫停發貨。還有媒體猜測,再接下來,很可能是釋迦、芒果、柚子、荔枝…… 事實上,這些被點名的熱門台灣水果,盡管網絡聲勢很大,但實際的貿易額並不大。以菠蘿為例,根據台媒報道,台灣每年的菠蘿產量達40多萬噸,將近九成是內銷,外銷部分只占一成多,而大陸采購又占了外銷部分的九成,銷往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他水果的情況也類似,外銷部分主要去處都是大陸。比起兩岸間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額,這些水果的交易量實在說不上巨大。 但這次大陸拒絕台灣菠蘿之所以引發島內輿論的滔天巨浪,是因為戳破了台灣當局一直以來編造的謊言,即“推動新南向,避免過度依賴(大陸)單一市場風險”根本就是徒勞,並暴露了其“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極端虛偽。 蔡英文上台後,由於意識形態作祟,對近在咫尺的大陸市場各種惡言相向,汙蔑其前任加強兩岸交流的舉措為“賣台”,將大陸善意采購台灣農漁產品的行動汙名化為“統戰工具”。但幾年下來,台灣各界卻發現,蔡英文當局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反倒更高了,其花大力氣經營的“其他市場”卻指不上。 馬英九當局時期的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尹啟銘近日指出,2020年台灣出口到大陸占總出口額的43.9%,是歷年比重最高的。數據顯示兩岸經貿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尹啟銘強調,如果今天大陸跟台灣斷絕貿易關系,台灣就垮了,蔡英文還在說大陸靠台灣,根本就是胡扯! 台灣媒體也指出,“菠蘿風波”映照出了兩岸關系對台灣的重要,尤其是農漁產品需要大陸市場的事實,這是經濟活動的必然現象,不是民進黨愚民政策所能掩飾。還有媒體羅列事實發出靈魂拷問: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大聲嚷嚷被“打壓”,也不想想蔡當局禁華為、禁無人機、禁淘寶、禁愛奇藝、禁童書,以及防疫期間禁止向大陸賣口罩、禁用大陸疫苗,到底是誰打壓誰、誰歧視誰? 一些台灣網民在網絡狂歡之後也開始理性思考。有人指責當局“自作自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人問“今天挺完鳳梨,但台灣農漁產品明天要銷到哪裏?不要再喊口號了!”;有人指出“說什麽都是意識形態,人家有權不買妳的東西,怎麽能開口噴毒氣呢”;還有人揶俞說“我們買那麽多軍火,美國人不幫忙嗎?”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民代林正傑的話頗具代表性,值得深思。他說,台灣沒有開放任何大陸的農產品進口,但大陸卻單方面讓利,歡迎台灣的農產品賣過去,這是一個不公平的貿易,“台灣的經濟是在吃大陸的奶水”,相反台灣一直把大陸當敵人,“憑什麽要求大陸對我們友善呢?” 今天(3月1日),針對民進黨當局指責大陸暫停台菠蘿輸入是“政治打壓”一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答記者問時表示,海關依法對輸入農產品實施檢驗檢疫,是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也是防範植物疫情風險、保障人民權益的需要。民進黨當局卻刻意歪曲,把技術性問題惡意解讀,借機攻擊抹黑大陸。這充分暴露出他們的一貫做法,凡是涉及兩岸事務都要進行惡意操弄,說明他們既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靠汙蔑大陸來回避自身的責任。 “農產品安全問題同農業生產、生態安全、食品安全及人民權益息息相關,我們一貫高度重視,會繼續采取嚴格措施進行管控。”朱鳳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