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已做好準備,承受大陸“第一擊”?據台灣《聯合報》2月2日報道,台灣軍方內部證實,針對解放軍機艦多次在台周邊進行軍事訓練,台防務部門去年11月針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增修訂了25條狀況與處置作為,防務部門本月展開全軍測驗。據轉述,其中新增訂重要條文之一,就是“我方(指台方)不會挑釁、不主動攻擊,將承受第一擊,判明敵意圖後,行使自衛反擊權”,避免台海情勢擦槍走火。但台防務部門對此宣稱,對於不實臆測內容不予評論,“台軍嚴密掌握敵情威脅,均已完備各項因應措施與應處方案,妥慎預應。” 台當局已經做好準備了? 報道稱,針對解放軍頻繁在台西南空域“擾台空防”,台軍機、艦也頻繁升空、出海“反制”,海峽情勢外弛內張。台軍內部證實,防務部門去年11月增修訂了25條狀況與處置作為,除地面、海上、空中部隊行動指導外,還包含跨部會的協調與分工。 《聯合報》了解到,台方將解放軍軍事“挑釁”區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灰色地帶行為、底線施壓測試、準軍事入侵行動,各有判別要領。到達準軍事入侵行動階段,即解放軍機艦進入台灣12海裏領海或導彈飛越台“領空”時,就會進入“應急作戰階段”。其中新增訂最重要的條文,即是“不挑釁、不主動攻擊,承受第一擊,判明‘敵’意圖後,行使自衛反擊權”。 報道稱,台軍證實,2月起防務部門將針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及“台澎防衛作戰國軍戰備規定”等,專案編組針對備戰官兵領導、幕僚幹部實施測驗,驗證各單位命令貫徹成效。 至於“第一擊”,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2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聲稱,台灣有能力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台軍方人士稱,台軍雖有“先發制人”的回擊能力,但絕對不會發動“第一擊”,而是采取“重層嚇阻”戰略。至於“台方不會發動第一擊”的定義,有台媒稱,意思是台灣不會因分析大陸將對台攻擊就先動手,攻擊大陸的軍事目標設施。嚴德發稱,不管大陸來多少導彈,台軍要結合地方政府動員防護讓軍隊設施能承受“導彈第一擊”。 台灣《中國時報》去年8月17日報道稱,從陳水扁時期的“境外決戰”到馬英九當政時的“固若磐石”,再到蔡英文將軍事戰略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可以看出台灣軍事戰略的擺蕩常處於兩難局面,“不過,不管是藍綠誰執政,一致強調台灣不會發動第一擊”。 美媒警告:解放軍近期行動並非偶然 1月26日,美國《福布斯新聞》發表評論文章認為,如果戰爭爆發,解放軍轟炸機就會大規模直撲台灣!文章認為,解放軍軍機近日的大規模巡航行動並非偶然。 1月26日,《福布斯新聞》發表評論說,拜登在華盛頓就職總統三天後(1月23日),解放軍空軍向台灣海峽派出了一支強大的轟-6K轟炸機編隊,共有8架。華盛頓國家戰爭學院教授伯納德·科爾評論這次行動道:“這確實證明了解放軍空軍有能力組織一次多機打擊,如果對台灣發動熱戰,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這種情況。”同一天,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及其護衛艦駛入南海。 福布斯新聞認為,這不是時間上的巧合。兩岸統一是中國的中心目標。由於“台獨”勢力猖獗,和平統一的前景受到到嚴重威脅。戰爭一旦爆發,解放軍的轟炸機會向台灣飛來。 無獨有偶,1月23日,島內媒體也就解放軍出動大規模軍機巡航一事采訪了島內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學者指出,23日巡航台海附近空域的轟-6K戰機架次是歷年之最,而殲-16主要是擔任轟-6K伴護機,且可搭載反艦導彈,具有一定的戰力,加上搭配運-8反潛機,出動這類結合戰機、轟炸機、電子資源機的龐大戰隊,就是一種攻勢戰略。 對於台防務部門持續炒作所謂大陸軍機進入台“西南防空識別區”一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在1月28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海地區開展的軍事活動,是針對當前台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動,是對外部勢力幹涉和“台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上,一小撮“台獨”分裂分子的謀“獨”行徑,就像是一個泡沫,又能翻得起幾朵浪花。我們正告那些“台獨”分子:玩火者必自焚,“台獨”就意味著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