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青鳥”發文抵制台灣“大陸地名”道路 台網友傻眼:那還出什麼門啊?

分享到:
2025-01-07 14:5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7日電 近年來,“挺綠”網友作風愈趨偏激,進化成“青鳥”(綠營年輕支持者)後更是為了“抗中保台”到處“出征”。不過他們也不時因“邏輯死亡”鬧出不少笑話。近日就有這樣一位“青鳥”,揚言因不爽松江南京站、南京路、重慶南路、錦州街等台灣街道、車站用的是大陸地名,刻意繞路而行以示抵制,引發討論。

圖為台北市蘭州街路牌 圖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近日有親綠網友發現,台灣有家迴轉壽司店因標示品項寫“手卷、熱食底家(“底家”意為“在這”)啦”,該網友發文表示“嚴正請求該店家正視‘台語正字’,是‘佇遮’,不是‘底家’”,還揚言在店家改正之前他要抵制該店。

還有一位親綠網友發帖稱,台北市到現在還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重慶南路、錦州街等路名和站名,他覺得“很噁心”,還稱“身為台灣人,已經很刻意地抵制、繞過這些路了”,“想好好當個台灣人真的好難”。

許多台灣網友看到這兩條帖子都傻眼了,有網友表示對“青鳥”肆意“出征”很不滿:“我瘋起來連馬路都抵制給你看?”“只是為了字有沒有‘正確使用’就出征,實在很白痴。”“傻眼,都沒別的事好做了?”

台灣網友評論截圖

不少網友覺得“刻意繞路”很是好笑:“三峽區他不能去了。”“青島東路也不能去了喲!”“請走市政北七路。”(“北七”和閩南語“白痴”諧音,因此市政北七路一度成為全台最爆笑地名之一)“中正路、中山路都不能走了,那還出什麼門啊?”“應該直接說哪條路是他能走的?”

還有網友諷刺“青鳥”連“台語”都不應該說:“那幹嘛學中文呢?農曆春節也不用過啊!”“也別用蘋果手機哦,蘋果手機也離不開大陸製。”“‘台語’是閩南語的台灣腔,是方言分支的方言。”“‘台語’就是‘閩南話’,‘台語’也別說了,自己創造一個語言文字吧!”

此外,報道還提到,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5日發文稱,他近期都穿改良版漢服、唐裝等中國風服裝,想不到有人很認真地批評他的穿著不夠“台灣本土”。侯漢廷表示,如果真有“台灣價值者”不滿他穿中國風服裝,他的回應是:要“台灣本土”,你怎麼不穿台灣少數民族服飾呢?

其實,無論是“台語”、中國風服裝,還是以大陸城市命名的道路、站台,都是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聯結。有學者研究統計,台灣含有大陸省份地名的道路有2637條、街道有5655條。其中,路名以大陸地名命名,在台灣一北一南兩個大城市台北、高雄,表現得最明顯。台北的道路命名就堪稱大陸版圖的縮影,甚至街道名都大致按照大陸城市的位置來命名,於是長春街在台北市的東北部、寧夏路在西北部、昆明街在西南部、廣州街在東南部。而在大陸,許多城市也有著以台灣各縣市名稱命名的街道,如武漢的台北路、青島的高雄路、上海的基隆路、蘇州的澎湖路、長春的新竹路、廈門的台北路、台中路、台南路……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

【編輯:張依珊】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