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通|30歲160公斤併發糖尿病 醫採新藥治療獲雙效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1月4日電 台灣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患者,因體重高達160公斤,BMI(身體質量指數)超過40,屬於嚴重肥胖,日前因擔憂健康風險而前往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就診。該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黃怡文表示,這位患者不僅面臨肥胖問題,還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其糖化血色素達到7.2%(正常值為4.0%至5.6%),這顯示病情相當嚴重,亟需干預。 黃醫師指出,儘管患者年輕,但由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均衡和缺乏運動,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早已悄然上升。她強調,肥胖與糖尿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尤其是極端肥胖者,更容易發展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控制,糖尿病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等一系列併發症,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縮短壽命。 台一名30歲男子因體重高達160公斤,BMI超過40,屬於嚴重肥胖。示意圖,非當事人。 經過詳細的體檢與抽血檢查後,黃醫師為患者選擇了今年1月經台灣“衛福部”核可的自費口服藥物。這種藥物不僅能有效控制血糖,還具有顯著的體重減輕效果,為該類患者提供了雙重的治療益處。黃醫師指出,這種藥物被證實能顯著降低糖化血色素,並有效減少患者的體重,特別對於糖尿病合併肥胖的患者尤為有利。 治療開始的兩個月後,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從7.2%降至6.4%,糖尿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同時體重減輕了7公斤,BMI顯著下降。這一成功的治療結果,並不僅僅依賴於藥物的效果,患者自身的積極態度和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起到了關鍵作用。黃醫師強調,藥物治療必須與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相結合,才能更有效地達成長期健康的目標。 在這個案例中,黃醫師提醒大家,現代醫療已經有許多新興藥物和療法可以幫助患者達成減重與血糖控制的雙重效果。然而,根本上,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應減少過量飲食和缺乏運動的情況,以降低代謝疾病的風險。她鼓勵所有面臨類似困擾的患者,積極尋求醫療幫助,並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相應的改變,以獲得更好的健康狀態。(完)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