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藍白合”的時機正在成熟,最先坐不住的恐怕是……

分享到:
2023-09-18 09:1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中國國民黨籍參選人侯友宜上周開啟了赴美行程,除了舉行僑宴,會見紐約市長、警察局長,還將進入華盛頓會見“美國在台協會”官員,與美國智庫的學者進行閉門交流。大陸時事評論員吳蔚對此進行了分析。

柯文哲(左),侯友宜(右) 圖源:台灣《遠見雜誌》

據深圳衛視“直新聞”報道,當被問到,你怎麼看待侯友宜此次訪美之行?對他的選情會有拉抬作用嗎?

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吳蔚表示:從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現實來看,參選人到美國去接受所謂的“面試”往往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因此,無論是賴清德、柯文哲還是侯友宜,他們去到美國大多都會先說一遍“通關文牒”,基於所謂的“台美關係”進行一番能讓美國滿意的論述。從現實的角度去看,這些話術是可以預期的。關鍵就在於,這些參選人在美國是如何論述台海兩岸關係的,是如何拋出他們的兩岸政策,這個論述的叙事結構不僅大陸很在意,美國其實也很在意。

所以,我們會看到,侯友宜此次赴美最主要的比較對象,無疑就是前不久竄美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請注意,侯友宜我使用的是“赴美”,而對賴清德使用的是“竄美”,這其實就能體現出,作為大陸人對這兩個人到美國去,截然不同的性質判斷。

賴清德是“務實台獨工作者”,是不折不扣的麻煩製造者。而侯友宜此次赴美,我相信他會展現出一個“危機管控者”、台海和平的維護者的形象。我相信,這是一個同時能讓中美兩個大國滿意的角色定位。因為眼下的中美博弈,雖然烈度不斷昇高,但還沒有到“總攤牌”的戰略時刻。因此,尋求台海局勢總體可控,依然是中美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侯友宜此番赴美,我認為只要他不說錯話,不橫生枝節,總體上應該還是會為他的選情加分的。如果跟賴清德竄美進行橫向對比的話,你會發現,賴清德去不了的地方,侯友宜去了;賴清德見不到的人,侯友宜見到了;賴清德必須提前錄製的專訪,侯友宜可以在美國當地進行。我想,這一系列差異,台灣民眾是能够有所感的。

直新聞:另一方面,國民黨一眾大佬頻頻同框,為侯友宜的選情造勢,對內求團結,對外謀合作。吳先生,您如何看待“藍白合”的前景?

吳蔚:台灣目前的選情,用一句話去概括就是:民進黨基本盤穩固尋求突破難,民眾黨凝聚力強但勢能不足,國民黨內部矛盾不小遲遲未能團結,郭台銘掠陣襲擾一心求個說法。

有民調顯示,六成受訪民眾希望下架民進黨,這固然代表了某種民心向背。但另一方面,民進黨也在試圖解構這份民調,比如逆向設問:難道有六成民眾希望上架國民黨嗎?

是的,這樣的逆向設問是有殺傷力的,歸根結底在於,國民黨是否能够以務實的政策、優異的參選人表現以及廣泛的在野合作,尋求民眾的支持。要將“下架民進黨”與“選擇國民黨”進行邏輯上的銜接,否則,僅僅依靠“不要民進黨的否定式投票”,是很難凝聚起勝選勢能的。

目前我們看到了國民黨一眾大佬頻頻同框,為侯友宜賦能。在侯友宜此次赴美的團隊里,不僅有長期留美的江啟臣等人,長期跟隨馬英九的英文翻譯更是出現在了侯友宜身邊。種種跡象表明,國民黨正在傾注更多的資源,力保侯友宜此行不失,想拿分,想拿大分。

我合理推測,國民黨試圖憑藉侯友宜此次赴美,在民調上取得對柯文哲陣營的領先,以便於在下一階段進行“藍白合作”談判時,搶得先機。

客觀地說,所謂“藍白合”的時機正在逐漸成熟。一方面,柯文哲雖然是一個能產生虹吸效應的獨特參選人,但他們也非常清楚,明年1月13日進行的是兩項選舉,不僅角逐台灣地區領導人,也要進行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的角逐。以民眾黨目前的人才隊伍規模以及政黨效應來看,單憑柯文哲自己是很難打開局面的。另一方面,去年“九合一”勝選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弊案纏身,民眾黨在台灣地區的地方政務官獨苗非常可能被連根拔起。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失去地方執政陣地的民眾黨非常可能面臨泡沫化的危險。

因此,“藍白合”之於柯文哲率領的民眾黨而言,誘惑力正變得越來越大。這恐怕已經不是出於“誰才能贏家通吃”的邏輯,而是一種基於“謀求生存”的內因驅動。

要想實現“下架民進黨”的目標,從目前的態勢來看,“藍白合作”幾乎是唯一選擇。當然,在野政黨的合作并不是簡單的彼此支持率相加,就能粗暴地壓倒對手。在民意如流水的選舉政治里,國民黨與民眾黨求同存異、務實合作才有可能取得一絲勝算,如果只是貌合神離、強扭的瓜坐在一起,那1+1必定小於2,後果就不太樂觀了。

【編輯:張依珊】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