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中通論壇)中美洲議會除名台灣 會否引發骨牌效應?

分享到:
2023-08-24 10:0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23日電 題:中美洲議會除名台灣會否引發骨牌效應?

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

中美洲議會日前取消台灣的常駐觀察員地位,引發島內輿論熱議,事件會否引發其他中美洲組織將台除名,再有台“邦交國”斷交?受訪專家認為,台灣在中美洲各組織的資格都會受到影響,台灣“邦交國”的完全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台北101大樓 圖源:大公報

中美洲議會21日宣布,已批准中國成為該機構常駐觀察員,并以聯合國1971年10月25日通過的2758號決議為基礎,視台灣為中國的一省,取消台灣的常駐觀察員地位。中美洲議會成員國包括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及多米尼加。

中美洲議會是中美洲統合體的立法機構,台灣於2002年成為中美洲統合體的第一個區域外觀察員。此外,台灣還是中美洲銀行的區域外會員,目前也是第一大持股會員。因此,台灣宣布退出中美洲議會後,引人關注的是,台灣能否保住在中美洲銀行、中美洲統合體的成員與觀察員資格。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台灣在這些組織的資格都會受到影響,主要是這些組織的成員國,大多已與中國建交,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其立場也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相信會逐步消除台地區當局霸占中國政府席位的現象。至於中美洲銀行,台灣多年來透過該組織向中美洲國家提供資金,以利誘維護所謂的“外交關係”,名不正言不順,相信該組織必然會做出產權調整,料台灣方面也不再有意願繼續投資。

一向被美國視為“後院”的拉美地區組織做出如此“忤逆”的決定,引發美國國會兩黨議員發聯合聲明譴責,另由多國議會成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亦發聲明表達憤怒。

包承柯指出,美國奉行“門羅主義”,企圖獨自控制并稱霸拉美,長期以來對這些國家只有欺詐和欺淩,不給經濟上的援助。中南美洲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需求強烈,而中國恰好有很強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願,因此這些國家不願聽從美國的“指揮棒”,轉而與中國建交並發展雙邊關係,證明美國在該區域的影響力下滑。

台灣島內輿論頗為擔憂事件可能引發的骨牌效應。台灣《中國時報》稱“此結果早就有跡可循”。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說,這就是民進黨“執政”後大量“斷交”所帶來的骨牌效應。

目前台灣在中南美洲還有三個“邦交國”,伯利茲、危地馬拉及巴拉圭。巴拉圭被傳可能是美洲下一個轉變立場的國家。而危地馬拉20日新當選的總統阿雷瓦洛6月曾表示,危地馬拉要從自身國家利益、願景和原則出發,獨立自主制定對外政策,如贏得總統大選,他將尋求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發展與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友好政治關係。接下來,這三國可能與台灣“斷交”嗎?

包承柯分析認為,危地馬拉新總統上任後,還需作出新的評估,了解台灣的經濟援助對該國的影響力,料台灣所謂外事人員近日還會積極活動,向阿雷瓦洛政府提出不要急於“斷交”等要求。不過,一個中國原則下,不可能同時發展與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政治關係。

包承柯續指,巴拉圭近來與中國建交的聲音此起彼伏,但國內有政治上的矛盾,也存在美國的壓力,以及台灣的經濟誘惑,導致巴拉圭政府有所猶豫。伯利茲人口稀少,國家很小,料會是台灣最後能維繫的“邦交國”。“不過,對拉美國家利益而言,台灣在該區域內無政治影響力。經濟上,接受台灣地區的些微援助,又遠遠不如與中國政府合作前景大、利益多。相信幾年後,隨著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濟合作發展框架進一步落實,會推動這些拉美國家做出決策。台灣‘邦交國’的完全消失只是時間問題。”(完)


【編輯:張依珊】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