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換發智能身份證叫停 10億花費恐全民埋單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5月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嶽)台灣當局副領導人賴清德在行政機構負責人任內推行換發智能身份證,因信息安全爭議難以繼續,廠商向當局求償新台幣5.26億元,加上已經花掉的設備採購和維護費用5.24億元,總計逾10億元恐將由全民承擔。 資料圖:賴清德。圖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2018年底,賴清德宣佈2020年起為民眾換發智能身份證。台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原預計10年編列48.9億元經費推動。但因台灣資料外泄事件層出不窮,加上外界對智能身份證的信息安全始終存有疑慮,時任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在2021年1月宣佈政策暫緩執行。 據報道,雖然換發智能身份證的政策暫緩推動,但當初購買印制設備加上場地費已花費3.9億元;在政策恢復前,另需維持人事運作與機器維護經費,前年及去年分別編列0.67億元預算,總計已花費5.24億元。 因政策喊停,廠商向民進黨當局求償5.26億元。前四次協調均告失敗,第五次協調會預計本周召開。 有立委追查此案,官員表示,廠商一開始求償10億元,後降至5.26億元。但當局根據合同算出的機器設備、原物料及人事等費用後,認為賠償1.9億元才合理。雙方對於賠償金額的認知落差懸殊。 雖然當局希望降低賠償金額,但如果廠商不退讓,協商破局,未來損失金額將超過10億元。而這筆錢,恐怕要由全民承擔。 中國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曾銘宗批評,當局未做好成本效益等評估就輕率推動身份證數字化,浪費巨額公帑。現在留下這麼大爛攤子,必須追究相關責任。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表示,當局推動的智能身份證現在來看,就是一個爛攤子。這是政策的失敗,當局要負起最大責任。 有學者指出,身份證數字化是全球趨勢,但當初民進黨當局太過自信,把政策制定過程可能涉及的問題單純化,認為這是趕上時代潮流的好事,卻對風險評估不足。決策部門必須負起責任。 台媒發表評論指出,台灣的信息安全風險無所不在,近年來已發生多起民眾個人資料外泄的事件,就連機關部門的數據也未能幸免。這說明台灣的信息安全防護存在重大漏洞,新式身份證的換發自然也無法取得社會信任。 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獨斷專行,把民眾的納稅錢當流水花,現在政策推行一半又叫停。不只是廠商要向民進黨當局求償,人民也應該好好向執政者算一算總賬。(完)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