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受關稅政策影響,有港商原運往美國訂單暫停出貨

分享到:
2025-04-10 11:1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0日電 美國在全球揮舞關稅大棒,香港亦受影響。有廠商表示,原本要運去美國的訂單已暫停出貨,形容無法再做美國市場;香港市民亦批評美方舉動瘋狂且沒有道理。香港有議員建議,積極開拓內地、歐洲、東盟、中東等市場。

有在內地設廠的五金製品、化工原料港商表示,以往兩成關稅,買賣雙方可各自分擔,但稅率加至104%,就沒可能負擔。他舉例,一件中國製貨品,假設在美國的售價是10美元,當中4美元是原材料成本、3美元是薪金成本,再加上運輸、保險等開支約2美元,“零關稅”時,毛利只有1美元多。到美國徵收兩成關稅時,2元的稅款,有買家會要求港商分擔八九毫,變成毛利率下跌至僅有2%至3%。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若加到104%,即好像捐出來一樣,根本不用做。”港商表示,“有些倉存運到美國的,有數百萬元貨物也不敢付運。我買材料回來也要付錢,付錢後做的貨,沒錢收,哪有那麼多現金流?”

他稱,此次加徵關稅後,會暫停供應美國的生產線。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早前估計,若美方進一步對中國加徵額外50%關稅,恐對出口企業利潤構成重大壓力,在缺乏其他地區生產線的情況下,部分企業或不得不暫時停止接受來自美國的訂單。

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亦指,很多地方的貿易在關稅戰下已暫停,大家都觀望未來發展。

普通市民亦受影響,香港寄往美國的小額包裹,關稅由30%大幅加至90%。

對此,有香港市民直批美方“過分、不應加那麼多。”認為有關舉動瘋狂且沒有道理,“1元貨品加9毫稅”。

香港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透露,部分香港電商平台也處於兩難,貨品已經在手等待中轉,繼續寄去美國,不知收貨人會否支付關稅,但不發貨又可能遭追討,部分已暫停接受美國訂單。

林健鋒建議香港積極開拓內地市場,“國家有14億人口,他們的收入也在提升。” 又認為歐洲、東盟、中東等都是有待開拓的新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4月9日晚發布新聞公報稱,美國自5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美國繼續不停單方面修改政策,對市民造成極度混亂及不便,寄件往美國的香港市民亦需要有心理準備要就美方霸淩無理的行為因而繳付高昂的費用。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香港郵政暫時仍維持寄件往美國的郵遞服務,稍後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的安排。

為應對美國關稅,行政長官李家超8日指,特區政府從七方面制定策略,包括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把握好多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繼續為業界提供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等。(完)


【編輯:劉春】

視頻

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