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美國加碼關稅小包裹稅 港商提三個應對策略

分享到:
2025-04-09 21:3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美國掀起的關稅戰加劇,美國宣佈對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商品再加徵50%關稅,意味關稅累計達104%,並將小包裹徵稅額翻3倍至貨值的90%。香港企業措手不及,有港商提出三個應對方法,包括降低輸出美國的比重。

據官方數據,去年香港製造並出口到美國的貨物約值59億港元,僅佔香港總出口約0.1%,佔香港貿易總值0.06%。從整體看,影響不大。

不過,香港很多中小企的廠房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美國此次對越南、柬埔寨、老撾等國家,分別徵收46%、49%、48%的關稅。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形容,轉往東南亞設廠的港商對關稅“避無可避”,料很多廠商難以支撐。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對中通社記者形容,無論是關稅加54%還是104%,甚至200%,都只是“數字上的變化”。他說,早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1.0的時候,香港企業已主張‘中國+N’的策略,即在內地以外設生產基地,包括這次徵稅較少的南美國家,以及取得豁免的墨西哥。

盧金榮是榮利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其公司業務主要市場遍佈歐美亞洲,公司已建立區域性、全球性的供應鏈佈局,供給當地客戶。

盧金榮說,在對等關稅下,各地都面對關稅問題,但東盟關稅仍比內地低,此次是給企業一個提醒,要打入當地市場就需要多條供應鏈。

特朗普。香港中通社圖片

本身是商界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則表示,如此高稅率下,即使供應鏈重組,成本都會劇增,不少企業面對無法出貨,或者製造完成但收不回錢的問題,大大影響現金流,形容與美國做生意的商家是“步入寒冬”,認為開拓新市場亦需要時間,業界要團結,共渡難關。

此外,美國亦對跨境電商“下手”,過往發往美國的小包裹商品,如鞋服、配飾、3C數碼用品等,價值低於800美元的,享受關稅豁免。5月2日起,美國對內地和香港小包裹徵稅額將翻3倍至貨值的90%,進口商須繳付貨值的90%或75美元(約582港元),並在6月1日後升至150美元(約1165港元)。

盧金榮認為,美國進口商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價格上升勢必影響生意,本地廠商只有三個方法:佈局供應鏈、調整價格、開拓新市場,第二條路走不通,貿易戰多年來,廠商利潤已打到很低,因此開拓新興市場很重要,將輸出美國的比重進一步減低。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表示,不只是廠商,進口商也反應不過來,比如有些電子產品在內地製造,出口商品後,當地進口商被逼要給關稅,這是沒得選擇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產品質量過關、技術過關,“因為買家也沒有太多選擇,無論是在哪裡都一樣很高關稅。”

莊子雄認為,企業要擴大朋友圈,全球南方尤其是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值得合作,工總最新調查顯示香港廠商生意56%是內銷,44%是出口,因此內地是很大的市場,業界最重要做好自己,轉型升級,積極尋找不同買家。(完)

【編輯:李濼】

視頻

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