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製造業回流?美國人自己都不信!

分享到:
2025-04-09 16:0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9日電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在接受美媒採訪時,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辯護。他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數以百萬計的人類大軍擰著小小的螺絲去製造iPhone,這種事情將會在美國發生。”這一畫面由於“太有畫面感”,很快被不知名網友製作成AI圖片和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并引發廣泛討論。那麼,製造業真的能回流美國嗎?

圖片來源:微博

“製造業大國,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4月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宣稱,特朗普“絕對”相信蘋果可以在美國生產iPhone等其他設備,“我們有勞動力,我們有資源來做這件事。”但《華盛頓郵報》指出,若蘋果在美國生產設備,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對亞洲供應商零部件的依賴,將大幅抬高iPhone的售價。投行Needham的分析師勞拉·馬丁也指出,蘋果若將供應鏈遷回美國,將是一個耗時數年的漫長過程。

大多數供應鏈專家認為,完全在美國生產iPhone幾乎不可能。一名熟知蘋果公司計劃的知情人士直言:“iPhone的製造不會再回到美國。”

製造業回流美國,美國人自己都不信。4月7日,66歲的退休人員魯比奧(Steven Rubio)陪同丈夫在舊金山蘋果專賣店購買iPhone 16e時,也以一種無奈的口吻感嘆道:“製造業大國,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關稅能讓製造業回流?這是致命幻覺

美國一線企業主莫爾森·哈特近日結合自身經驗,發佈了題為《美國低估了製造業回流的難度》的文章,“控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莫爾森·哈特是美國消費品公司Viahart的首席執行官,也是一位資深玩具製造商。他曾在中國工廠工作,合作範圍覆蓋中國、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并實地考察過眾多工廠。他以其15年的一線製造業實戰經驗痛陳: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無法重振美國製造業,而且會讓美國更窮。這位精通中文、曾負責數千萬美元跨國采購業務的資深業內人士強調,所謂“關稅能救‘美國製造’”不過是致命幻覺。

DeepSeek: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多重挑戰

針對“製造業能否回流美國”的問題,AI模型“DeepSeek”指出,儘管美國政府通過政策推動和產業轉型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全面回流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成本競爭力不足、產業鏈配套缺失、勞動力短缺與技能錯配、美元霸權與貿易逆差的矛盾等。

以勞動力成本為例,美國製造業工人平均時薪為34美元,是中國工人的8倍、越南的15倍。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在美國生產的產品缺乏價格競爭力。此外,美國服務業就業占比達83%,製造業崗位嚴重空缺,且面臨管理人才斷層。蘋果CEO庫克曾指出,美國模具工程師數量遠不及中國,技術工人儲備不足。

“美國人誰願意進工廠?”

然而,就算製造業回流美國,美國人會願意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描繪的那樣,進廠打螺絲嗎?

美國一名紅衣女網友近日發視頻稱:“每當我聽到有人說關稅是件好事,因為它會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從而為美國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我首先想到的是,誰會去從事這些工作呢?誰想在工廠里工作呢?我們把生產轉移到海外有很多原因,但如今誰還願意去那些工廠做工?假如你說‘好吧,我去做,我願意進工廠工作’,那麼你需要多少薪資才願意接受這份工作?你需要掙多少錢?這絕非光鮮亮麗的工作,而且我們已經趕走所有願意在這些工廠工作的工人了。”

圖片來源:推特(X)

與此同時,一則“當美國製造業回流之後”的短視頻,正在Tik-Tok、推特(X)刷屏。推特上的閱讀量目前已經超過1600萬(見上圖)。有美國網友評論:“這就是美國的工業化、讓美國再次偉大。”有中國網友則提出疑問:“能零元購的國家想要人去工廠打螺絲,現實嗎?”(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