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錢言:與特朗普對決所遵循的不是經濟的而是政治邏輯在特朗普對中國不撤銷反制的34%關稅就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50%關稅恐嚇下,中國響亮的回答就是奉陪到底! 我們注意到美國或中國都有這麼一批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嘛,對特朗普不必這麼強硬,可以像其他小國那樣,屈服忍受,避免直接衝突,最後兩敗俱傷,陷入更糟糕境地。 美國對特朗普關稅民調。(圖源:YouGov) 這樣的觀點,理性地說,不能簡單歸之為“投降”。純粹從貿易專業領域看,不無道理。特朗普口中不停唸叨的就是解決貿易平衡問題,不能總是逆差,讓美國債務滾雪球似得越來越重。這個是可以談的。儘管特朗普對經濟學的認知非常有限,他不明白美國二戰後就是依靠貿易逆差,奠定美元霸主地位的。由此美國人買買買,爭著花明天的錢,呈現美債高築與社會高消費并列的繁榮景象。這樣也讓美國社會出現收入的巨大差距,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手裡集中。跨國公司的高管個人年收入(僅指收入)大概是數萬底層人收入的總和。換句話說,美國在全球化中的好處,得益最大,但對大多數美國底層人來說,由於世界的分工,製造業就業機會被有更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人搶去了。 美國的選票不是以財富量分配的,而是每個人頭有一份。特朗普為了討好更多選民,發起“製造業回流”運動。這是一場政治運動,而非他所說的是“經濟革命”。如果真的縫衣服鄆子、納鞋底讓美國人干,那麼再普通一件衣服的成本,至少是像越南這樣國家的三倍以上。這不是美國經濟的理性選擇,也不符合世界分工與協作的起碼經濟學原理。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包括馬斯克在內的很多有識之士是不讚成的。最新美國民調顯示,大部分美國人,反對特朗普這一做法。 特朗普這一關稅思路,是來自老牌反華極端分子博爾頓。此人曾出版過《屠龍》(也有翻譯成《殺死中國》)一書。政治上的敵對,多於純經濟考量。 中國奮起反擊退不退讓,清醒認識到這不是經濟邏輯,而是特朗普的政治邏輯。既然是政治牌,如果以經濟思維對待,必將陷入對方設的圈套。今天滿足了特朗普無理要求,明天他還會再耍別的昏招,那將步步被動。 把對付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當作政治考量,也是基於美國內部政治分裂因素。如果特朗普著著能贏,他的自戀與妄為更有了底氣,攪亂世界秩序的野心更大、破壞性更強。一旦挫敗他的昏招,致使美股下跌、物價上漲,美國人民會起來反抗。前幾天50多萬人在數十個城市舉行反特朗普的游行示威活動,便是明證。 昨晚美股收市的下跌,美國金融市場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仍是悲觀的。特朗普在與韓國領導人電話通話中,暗示他想與中國溝通,但仍嘴硬地說,中國想改變,但不知道怎麼開始溝通。他自己心虛和慌張,是明擺著的。 可以預料,特朗普關稅大棒,是揮舞的熱鬧,不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實質性改變,相反會惡化美國經濟,由此美國民眾反對特朗普的活動越趨頻繁。特朗普不改變政策,改變的將是特朗普本人的位置。(完) (作者錢言:香港亞旅衛視常務副總編。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