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霸淩下,各國都是如何應對的?香港新聞網4月8日電(編輯 凌玉輝)4月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激起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並引來各方批評。然而,特朗普在最新表態中仍堅稱不考慮暫停該關稅政策。這種以極限施壓手段謀取單邊利益的做法,嚴重違背了國際貿易規則。下面以特朗普關稅表中排名靠前的貿易夥伴為例,看看各國是如何應對美國這一經濟霸淩行徑的。 美國對各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表。圖源:特朗普社媒 中國:強硬反制,捍衛權益 面對美國毫無根據、濫施關稅的惡劣行徑,中國迅速做出有力回應。上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對美方行為予以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聲明明確指出,美國的做法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公然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對全球經濟秩序穩定造成巨大衝擊。 圖為中美兩國國旗。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4月4日,中國政府多部門協同聯動,接連發佈多項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相關做法、將多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暫停6家美企輸華資質等。這一系列舉措被外界形象地稱為“11箭齊發”,充分彰顯了中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 當地時間4月7日,特朗普再次向中國施壓,稱若中方不取消對美商品的34%關稅反制措施,美國將於當地時間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50%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8日強硬回應: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歐盟:邊談邊反,應對關稅 特朗普宣布對歐盟進口產品征收20%關稅之初,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美國此舉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大打擊,歐盟正準備進一步的對抗措施。同時,歐盟各成員國正在討論一項對美高達280億美元進口商品征稅的反制措施。此後,馮德萊恩也數次表態,展現出反制的決心。 歐盟旗幟。新華社圖片 但在4月7日歐盟成員國貿易部長會議上,與會代表卻釋放出緩和的信號。特朗普此前威脅稱,如果布魯塞爾對美國波本威士忌加征50%關稅,就會對歐盟酒類產品加征200%的報復性關稅。因此,法國、意大利等出產酒類的成員國已經對歐盟計劃表示了憂慮。 馮德萊恩在新聞發佈會上鬆口表示,已經準備好與美國就關稅進行談判,希望歐盟和美國可以實施工業品互相零關稅。不過,據報道,這項提議已被特朗普拒絕。 4月7日,一份歐盟文件顯示,歐盟委員會正提議對一系列美國進口商品征收25%關稅,該關稅計劃自5月16日起生效。另外,歐盟成員國將於4月9日就針對美國鋼鐵和鋁關稅的反制措施進行投票表決。若表決通過,歐盟對美的兩部分反制關稅將分別於4月15日和5月15日開始征收。 日本:妥協讓步,產業支援 特朗普宣布對日本加征24%關稅之初,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洋二稱此舉“極為令人遺憾”,并承諾將做出“大膽而迅速”的回應。 日本首相石破茂。新華社圖片 日本經濟產業省3日成立“美國關稅對策本部”,以應對美國加征汽車關稅及“對等關稅”措施。作為對國內企業的支援政策,該部門將要求汽車等行業協會在與中小企業的交易中確保合理的價格傳導。同時在全國設立約1000個特別咨詢窗口,為企業提供資金周轉支持。 不過,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反對采取報復性關稅作為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的反制措施。因為如果日本選擇“以牙還牙”的做法,可能會招致美方加倍報復。 此前法新社報道指出,日本希望通過一攬子妥協讓步措施來安撫特朗普,從而達到降低美國對日關稅的目的。石破茂在日本國會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一小步一小步的推進方法不可取,日本必須拿出一個一攬子計劃,這其中可能包括就購買更多美國天然氣達成協議。 4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他已經和特朗普通話,雙方同意繼續就近期美方最新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特朗普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真實社交”上發帖表示,自己和日本首相通了電話。不過,特朗普依舊指責日本“在貿易上對美國很不公平。他們不買我們的汽車,但我們卻買了數百萬輛他們的汽車。” 韓國:金融輸血,外交斡旋 韓國被宣布將面臨25%關稅後,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3日上午在首爾緊急召開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商討應對美國“對等關稅”的措施。韓德洙在會上表示:“全球關稅戰已迫在眉睫,形勢極其嚴峻,政府將盡全力突破貿易困局。” 韓國代總統、國務總理韓德洙。新華社視頻截圖 為了減緩特朗普新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韓國政府決定向汽車產業投入約3萬億韓元的緊急金融支持。此外,韓國政府還計劃通過產業銀行設立總規模50萬億韓元的“高新戰略產業基金”,在未來五年內重點支持未來型汽車等出口核心產業。 韓聯社報道,韓國貿易代表團4月8日啟程訪問美國,重點協調鋼鐵與汽車關稅問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部長鄭仁教表示,要降低美國的關稅稅率,就不得不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韓國政府始終基於出口難減、進口必增的實情,研討解決這一問題的各種方案。 印度:著眼談判,務實調整 印度政府表示不會對美國對等關稅采取報復行動,而是將重點放在和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以達成降低關稅的雙邊貿易協議。 據報道,印度考慮降低寶石、珠寶、藥品、汽車零件等自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估計價值達230億美元,這可謂是印度多年來在關稅上最大的讓步。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印度政府也正接觸出口商,以評估關稅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可以為企業提供的支持。 東南亞:聯合應對,規避風險 馬來西亞并不考慮實施關稅報復。4月3日,馬來西亞多家行業協會發表聲明,認為美國最新關稅政策或將嚴重衝擊馬來西亞製造業等主要行業,敦促企業開拓多元市場規避風險。4月4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已與印尼、菲律賓、文萊和新加坡領導人通話,就美國“對等關稅”進行討論和征求意見,協調聯合應對措施。 圖為東盟盟徽。央視新聞圖片 4月3日,越南工貿部部長阮鴻延向美國發出外交照會,要求美國暫停對越南征收關稅的決定,以尋求共同解決方案。阮鴻延表示,美國對越南的關稅是不公平的,他正在尋求與美國貿易代表通話。4月5日,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蘇林在致特朗普的一封信中,提出取消所有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并請求將特朗普上周宣布的46%關稅至少推遲45天(從4月9日起算)實施。 印尼也表示不會對美國進行報復。印尼經濟統籌部長哈爾塔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特朗普宣布征收全球性關稅後,印尼將通過外交和談判尋求互惠互利的解決方案。4月4日,印尼總統辦公室宣布,為應對美國最新加征關稅措施,印尼政府制定并推出三項關鍵舉措:第一是拓展國際貿易夥伴關係、第二是推動自然資源的下游加工、第三是增強國內消費韌性。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系統性反彈,各國通過關稅反制、產業扶持、外交談判及供應鏈調整等多重手段積極應對。短期來看,貿易戰加劇了市場動蕩與通脹風險;從長期來看,則可能重塑全球貿易秩序。 (完) 【編輯:淩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