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彈劾落幕 韓國政局何去何從?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4月4日電(記者 黎金良)4月4日,韓國首爾的憲法法院大樓內,8名法官以一致的裁決,敲響了尹錫悅政治生涯的喪鐘。這一刻,韓國總統尹錫悅因去年的戒嚴風波被正式罷免,成為繼朴槿惠後,又一位因彈劾下台的總統。法院外,反對者歡呼雀躍,支持者沉默抗議,而這場風暴的餘波,正悄然改變韓國的內政與外交格局,對華關係也面臨重新定位。 央視新聞截圖 自去年12月的“六小時戒嚴”風波以來,韓國政壇陷入混戰。尹錫悅被逮捕又釋放,執政黨內訌不斷,民意沸騰。憲法法院最終裁定,戒嚴令違背民主原則,尹錫悅“背叛國民信任”,罪名成立。值得注意的是,憲法法院的8名法官中,包括尹錫悅親自任命的3名保守派人士,然而最終裁決卻是史無前例的“全票通過”。 彈劾落幕,韓國卻難言平靜。根據憲法,新總統選舉需在60天內舉行,韓德洙暫代總統職務。分析認為,這位過渡領袖雖經驗豐富,卻無力化解執政黨國民力量的分崩離析。黨魁韓東勳已辭職,派系內鬥讓該黨難以在大選中推出強勢候選人。反觀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憑藉彈劾中的團結,或許能乘勢而上。但民意並非鐵板一塊,反彈劾亂局的疲態可能催生第三方勢力,讓選情撲朔迷離。 尹錫悅任內,韓國外交以親美日為核心,修復與日本關係,強化韓美軍事合作,構築抗衡中國的三角同盟。分析認為,彈劾後的政局動盪,可能削弱韓國在同盟中的角色。若新政府轉向中立或親中,韓美日合作恐生變數,尤其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之際。 對華關係也面臨調整。尹錫悅時期,中韓因其親美立場而冷淡。新政府或尋求與中國修好,以緩解經濟壓力並平衡外交。但此舉可能引發美國不滿,韓國恐陷入外交兩難。 朝鮮問題更添風險。金正恩或視韓國內亂為機會,加大軍事挑釁,測試新政府的應對力,東北亞安全將蒙上陰影。 分析認為,尹錫悅彈劾案的通過是韓國民主制度的又一次考驗,反映了其政治體制在權力制衡與民意表達上的獨特運作。然而,這一事件也暴露了韓國政壇的深層危機:黨派對立、社會撕裂以及外部壓力交織下,穩定與發展成為新政府的首要挑戰。未來60天的大選將是關鍵轉折點,新總統的立場與能力將決定韓國能否走出亂局,重塑國內共識與國際地位。(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