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欲反制,日本仍觀望 多方緊盯美關稅實施細節香港新聞網4月2日電 就在美國政府將於今天(4月2日)公佈“對等關稅”具體措施以及從4月3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31日發佈年度《外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美國《紐約時報》稱,該報告列出了數十個貿易夥伴對美國的“貿易壁壘”,或將影響特朗普本周發佈的關稅方案。 雖然特朗普表示,將“非常友善”地對待貿易夥伴,但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4月1日表示不會屈服,稱對報告中涉及本國的議題沒有談判餘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在同一天的演講中表示,“這場對抗不是歐洲發起的。我們不一定想報復,但如果有必要,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報復計劃,而且會實施”。美聯社稱,本周可能會看到更多的報復性聲明。 美國總統特朗普。央視新聞資料圖 澳大利亞總理:“沒有談判餘地” 據路透社、《紐約時報》、共同社等媒體4月1日報道,3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年度《外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列出約60個國家和組織對美國的首要貿易壁壘,其中包括關稅,也包括特朗普政府認為破壞競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紐約時報》稱,報告可能暗示了特朗普政府想要發起的一些貿易戰對象。比如對加拿大,報告重點關注的是監管該國乳製品、雞肉、火雞和雞蛋行業的“供應管理系統”。該系統制定生產配額、設定價格和供應量,并控制這些產品的進口量。報告稱,該系統“嚴重限制了美國生產商提高對加出口的能力”。 韓國《文化日報》等媒體注意到,報告用7頁的篇幅列舉了涉及韓國的貿易壁壘問題。報道稱,儘管這些問題曾多次在相關報告中被提及,但由於今年特朗普宣布考慮針對非關稅壁壘實施“對等關稅”,這份報告可能成為關稅戰的重要參考依據。韓國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美國將外國內容提供商向韓國互聯網服務運營商支付的網絡使用費列為貿易壁壘,可能會加大韓國國內通信企業的經營壓力。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已經表示,不會屈服於特朗普。據英國《衛報》、美國彭博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報告將澳大利亞在進口美國牛肉、豬肉和禽肉方面的生物安全制度列為主要關切之一。同時,針對澳大利亞在未通知美國專利者的情況下以更低價格提供仿製藥,以及計劃加強立法要求外國社交媒體公司向澳大利亞媒體公司支付新聞費用等做法,該報告也提出了批評。對此,阿爾巴尼斯4月1日表示,上述議題“沒有談判餘地”。 最早或1日晚宣布“對等關稅”細節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3月31日表示,特朗普將於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屆時,他將宣布“基於國別”的關稅,但總統也“致力於”在其他時間宣布實施行業關稅。 據《衛報》報道,特朗普3月31日表示,他最早可能在當地時間4月1日晚上,也可能是2日公佈“對等關稅”細節。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白宮助手已經起草了一項方案,對美國大部分進口產品征收約 20%的關稅。在此背景下,據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4月1日表示,英國正在與美國“努力達成一項經濟協議”,并且“進展迅速”。不過,他也承認,征收關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必須以國家利益為重,這意味著所有選擇都必須留在桌面上”。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4月1日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稱,歐盟仍希望本周通過談判就美國關稅問題達成解決方案,但“所有工具都擺在桌面上”,必要時將予以回擊。 德國電視二台4月1日援引一名歐盟發言人的話透露,“(歐盟)正在準備能最大限度發揮影響力的反制措施”。報道稱,目前歐盟已暫停的針對美國的牛仔褲、波本威士忌、摩托車和花生醬等產品的特別關稅將於4月中旬恢復實施,以回應美國已經實施的針對進口鋼鐵和鋁的特別關稅。歐洲議會還呼籲對社交平台X、谷歌、亞馬遜和網飛等科技公司采取行動。另據德國《世界報》報道,歐盟針對特朗普汽車關稅的反制措施將更加具體化,制裁清單應該包括品牌服裝和農產品等。 據法新社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1日表示,“日本是美國最大的投資者。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將繼續強烈呼籲獲得關稅豁免”,“如果認為有必要親自去一趟美國,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英媒:關稅戰或造成1.4萬億美元損失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英國阿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各國相互征收25%的關稅,其影響將類似於1930年加劇大蕭條的貿易戰,可能給世界經濟造成1.4萬億美元的損失。對最壞情況(即美國貿易夥伴反擊華盛頓)的分析表明,特朗普引發的關稅戰將導致大範圍的貿易中斷、物價上漲和生活水平下降。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推出一系列新關稅引發人們對全球貿易戰可能損害經濟增長和刺激通脹的擔憂,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差的季度表現。2025年第一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4.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0.5%。 美聯社稱,特朗普和他的一些顧問認為,提高關稅將有助於扭轉美國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但去年,美國的貿易逆差仍升至9180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經濟學家表示,逆差是美國經濟獨特性的結果。由於聯邦政府存在巨額赤字,而且美國消費者喜歡大手大腳地消費,美國的消費和投資遠遠超過儲蓄,因此很大一部分需求流向海外商品和服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金伯利·克勞辛表示,“除非你解決這些問題,否則我們將面臨貿易失衡”。(完) 【編輯: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