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宋魯鄭:勒龐被定罪禁參選 為何西方以政治介入司法?香港新聞網4月1日電(記者 王豐鈴)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勒龐3月31日被判有罪,并被勒令5年內不得參選公職,意味著她將無緣2027年總統選舉,引發美歐政壇巨震。受訪學者認為,該判決對西方價值觀衝擊極大,美歐發現常規民主手段已無法阻止右翼上台,於是拋棄游戲規則,以政治介入司法,西方民主制度原形畢露。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勒 圖源:新華社 巴黎刑事法院宣布,法國檢方對勒龐及國民聯盟24名官員挪用歐盟公共資金的指控成立,勒龐被判處4年監禁,其中2年刑期佩戴電子手環執行,5年內不得參選公職。 勒龐否認指控,稱判決是“政治決定”,表示將提出上訴。不過,檢方要求,勒龐上訴期間,參選禁令也持續有效。意味著,即使勒龐立即上訴,除非短期內拿下勝訴,否則依然無法參加大選。 勒龐判決結果出台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回應稱,這是“一件大事”,很多人以為勒龐不會被判有罪。據美媒報道,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馬斯克亦發聲,稱這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就像針對特朗普的法律攻擊一樣。此外,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大呼不公,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也批評判決“突破民主框架”。 勒龐被定罪為何引發巨震?勒龐未來命運如何?法國政局會否動蕩?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4月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對以上問題作出解析: 1、勒龐為何此時被拉下馬? 宋魯鄭:勒龐確實有挪用錢款的問題,但存在兩點疑問。其一是判刑時間微妙,勒龐民調遙遙領先,判決後直接失去參選資格,判決結果趕在今年底進入選舉季前出台。其二是法國并非像其標榜的法治國家,社會政治對法律影響很大。 法國政壇傳統左派、傳統右派、中間派都不願勒龐當選。此次判決,目的是阻止勒龐當選總統,避免極右翼獲勝,本質是一次政治對司法的介入。判決結果對西方價值觀衝擊極大,對歐洲極右翼勢力來說亦是重大損失。 2、法國是否已“突破民主框架”? 宋魯鄭:美歐一貫宣揚不能對反對派領導人判刑、剝奪其競選權利。但他們發現,極右翼在多國獲勝,常規民主手段已無法阻止,於是拋棄游戲規則,不擇手段阻止勒龐勝選。無論包裝得多好,本質上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原形畢露。 3、法國政局會否動蕩? 宋魯鄭:美俄等國領導人在西方眼中均為民粹主義者,一直支持極右,與勒龐關係甚篤。美國長期干涉歐洲內部政治,接下來會對法國施壓。但法國國內而言,極右翼要避免被貼暴力極端標簽,支持者人數相對較少,料不會引發社會動亂,更多選擇利用各種力量對司法產生影響。 4、勒龐未來命運如何? 宋魯鄭:法國總理貝魯是建制派中唯一反對判決結果的人。若按正常司法程序,勒龐必然來不及參選,若法國建制派和司法系統無法承受盟友和國內壓力,西方價值觀受損成本過大,勒龐一案或加快審議。不過,勒龐獲罪後,國民聯盟黨或藉此博同情,獲取大量支持率,換人參選。 5、接下來法國政局走向如何? 宋魯鄭:仍然是碎片化,國會內也是碎片化,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獲得多數支持。馬克龍的執政地位只剩下憲法保證的2年任期,不能連任。未來大選有三種可能性:若極右和極左進入第二輪,必然極右獲勝。若傳統政黨和極右政黨進入第二輪,則各佔50%的勝選概率。若傳統政黨和極左進入第二輪,必然傳統政黨贏。(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