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密集出台利好政策 紓解民企痛點香港中通社2月2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近日,民營企業座談會舉行不久,中國政府各部委陸續出台利好支持政策,破解融資、稅費等民企發展難點、痛點,釋放了穩民營經濟的不同信號。 民營企業座談會 新華社圖片 本周初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紥紥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對此,國家發改委18日提出兩大舉措:一是破除市場准入障礙。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精準施策助企紓困,加力推動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加快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二是修訂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表示,將盡快落實好“非禁即入”要求,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 同日,工信部提出向中小企業賦能,將從生態、創新、數字、人才和服務賦能5個方面,引導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誠信經營,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商務部20日也提到,要把為民營企業服務落實到工作方方面面,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服務便利。支持民營企業在促進消費、擴大外貿、引進來和走出去等方面有更大作為、作更大貢獻。 除上述部委外,國資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也先後召開企業座談會或圓桌會,表示將進一步出台務實管用的舉措和更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也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推出了多項政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如稅費優惠、金融支持、法治保障等。 值得留意的是,廣東作為中國首個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的大省,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宣布,已正式成立民營經濟局,下一步將積極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在粵發展。 據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廣東登記在冊經營主體突破1900萬戶,數量穩居全國第一。其中,廣東省登記在冊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37.87萬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48%,同比增長5.34%。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指出,廣東民營經濟局正式成立釋放三重信號:一是表明廣東省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升到更重要的戰略位置;二是省政府從傳統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制定,向更加注重微觀主體服務和問題解決轉變;三是向社會、企業和投資者傳遞出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所長胡彩梅指出,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優化,穩住民營經濟、放大民營經濟,推動政府治理模式現代化,探索“市場+政府”協同發展的新路,廣東可為其他省份如何更好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數量佔企業總量提升至92%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亦超過9成。截至去年底,中國中小企業總數超過6000萬戶,其中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46萬家,已培育形成3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完) 【編輯:林曉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