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盤點動畫電影《哪吒》中的文物“彩蛋”

分享到:
2025-02-19 16:5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19日電 今年中國春節檔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屢創佳績,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亞洲首部票房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影片。這部佳作裡藏著不少中國古代文物寶藏。它們通過大銀幕,在當代人心目中成功“復活”。

結界獸:來自三星堆

從五年前上映的“哪吒”系列動畫電影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今年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鬧海》,觀眾對片中兩隻結界獸想必印象深刻。它們不僅是守護結界的神獸,還是滑稽可愛的“搞笑擔當”。

hk_c_1739941755425.png

如果去過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就會發現,兩隻結界獸實在是太眼熟了!粗眉結界獸有著誇張的大粗眉和蒜頭鼻,這些特徵與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以及青銅大面具的經典元素高度契合。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青铜大面具 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銅大面具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同時,捲鼻結界獸的形象則綜合了三星堆青銅鷹形鈴等元素,最明顯的表現在於它捲捲的鼻子,與青銅鷹形鈴的嘴部造型極為相似。

△青铜鹰形铃 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銅鷹形鈴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另外,有網友說,與五年前上映的第一部相比,這兩個小家夥好像越來越綠了。其實這也符合文物的科學原理。青銅,因原色近似金黃色,在商周時代被稱為“金”或“吉金”,其合金成分是錫青銅和鉛錫青銅。三星堆的青銅器以鉛錫青銅這種三元合金構成的青銅器最多。它們在出土之前,已經被埋藏了數千年的時光,在自然環境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後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因而被後人喚作“青銅”。

天元鼎:展現中國古代青銅鼎文化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天元鼎精彩地展現了中國古代青銅鼎文化。鼎在古代中國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而天元鼎是闡教的重要法寶,這意味著故事中的闡教在諸教中的崇高地位與無上權威。

hk_c_1739942131274.png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天元鼎

電影中對中國青銅器紋樣也多有借鑒。譬如,少年哪吒在陳塘關城牆上留下的腳印,每道紋路都暗合西周青銅器蟠螭紋;李靖和殷夫人身著甲胄的花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青銅器常見的饕餮紋,胸甲旁邊所連接的弧形,亦是參考了青銅鼎獸面裝飾中的角造型。獸面本身具有一種兇猛獰厲之感,用來裝飾甲胄更能凸顯人物的勇猛威嚴。結合李靖夫婦是守衛陳塘關的總兵,也在劇中斬妖除魔,這樣的紋樣再合適不過。

玉虛宮屋頂:源自宋徽宗傳世名作《瑞鶴圖》

作為闡教的核心場景,《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玉虛宮的設計堪稱中式美學的集大成者。純白如玉的琼樓玉宇以潑墨山水為基底,雕樑畫棟中融入“高處不勝寒”的哲學隱喻。哪吒前往玉虛宮時,有一群仙鶴飛舞,其中兩隻仙鶴落在玉虛宮屋頂的鴟吻上。這一幕靈感源自宋徽宗趙佶的傳世名作《瑞鶴圖》。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瑞鶴圖》描繪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節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鶴在宮殿上方飛舞,最後有兩隻仙鶴停駐在宮殿鴟吻上的場景。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頂正脊的重要裝飾,多塑造成龍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築不可或缺的部分。趙佶將此景繪於絹上,寓意天降祥瑞、國泰民安。

片中玉虛宮宮殿屋脊兩側的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築上的典型裝飾,風格源於唐昭陵,不過電影中增加了青銅元素。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文物“彩蛋”還有很多,如七色寶蓮造型借鑒了西漢銅錯金博山爐,敖光的武器設計融合了商朝時期的青銅刀和唐代的關刀,等等。

其實,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就已經有大量文物出現了。例如,哪吒剛出生時,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原型,就是馬家窑文化時期的彩陶罐;哪吒的三歲生辰宴上,出現了飲酒器觚和樂器鐃,都是中國古代常見的物品。(完)

【編輯:吳一帆】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