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不止學舞吟詩 外國網友連哪吒紋身也玩上了

分享到:
2025-02-18 09:20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截至2月17日14時40分,中國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20.52億元,超越經典動畫電影《獅子王》,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名。

紈絝不羈又勇敢正義的“魔童”哪吒,猶如影片中高喊“給我破”的他,帶著中國動畫人的夢,隻身闖進了長期被好萊塢壟斷的全球電影市場,更在海外掀起一股“哪吒熱”。

《哪吒2》進全球前十 海外掀起哪吒“模仿潮”

“天雷滾滾我好怕怕、劈得我渾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給我,破!”、“打我噻,你打我噻!”……隨著《哪吒2》在全球熱映,以上幾句《哪吒2》及番外中角色的經典台詞,近日刷爆各國網絡。連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都會對著鏡頭飈兩句殺氣騰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

哪吒打油詩Rap也跟著火了,甚至被翻譯成普通話、粵語、日語、英語、韓語、越南語等多個版本。在TikTok,“哪吒”相關的中英文詞條超過70個,其中中文“哪吒”的單一詞條觀看量超過2.4億,英文“nezha”的單一詞條觀看量竟高達19億。網友們也發起了創作潮,對哪吒的多首打油詩進行改編,配以“哪吒”全套行頭的裝扮和同款武術動作。一時間,全民皆哪吒。

“哪吒學”興起 連歐美紋身店都被攻陷

隨著《哪吒2》在海外上映,大家對於“哪吒”的好奇也激增。Né zi?Nái Sā?第一個難倒外國觀眾的,便是“哪吒”二字的發音。還有不少看完電影的外國觀眾直接在各社交平台上“求助”中國網友:“請問申小豹是死了嗎?”、“龍王盤的為什麼是定海神針?”、“為什麼太乙真人說話大家會笑?”、“哪吒是男孩子嗎?”等。甚至有人開始研究《封神演義》,希望弄明白“哪吒是誰”、“哪吒從哪來”、“哪吒為什麼叫三太子”……

(小紅書帖文截圖)

大家也不滿足於裝扮成哪吒了,而在直接把哪吒“焊”在身上。在倫敦SOHO區的“墨色刺青”店裡,00後紋身師艾瑪笑著吐槽,一周內紋了17個“哪吒”,“中國神仙快成我們的財神爺”。在TikTok上,許多海外用戶也紛紛分享自己設計和紋“哪吒”紋身的視頻。一個展現外國網友將哪吒與西方天使形象結合進行紋身設計的視頻,在TikTok上獲得了超過100萬的點贊。

香港百年前就有“哪吒”蹤跡

在萬眾期待中,《哪吒2》即將來港上映。事實上,港人對哪吒并不陌生。早在一百年前,香港九龍深水埗的汝州街上,就建起一座獨特的廟宇——三太子廟。這是全港唯一主祀哪吒三太子的廟宇。

(香港中通社圖片)

這座三太子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4年。當時深水埗區爆發瘟疫,居民束手無策,後來從惠州迎請哪吒神像到此供奉,瘟疫奇跡般消退。為表感恩,民眾於1898年修建了這座廟宇。廟門外的對聯“驅除癘疫何神也,功德生民則祀之”,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逾百年來,廟內香火從未間斷,手持線香的民眾虔誠俯首,將健康平安的願望寄託於裊裊青煙。隨著時代發展,廟方也嘗試用新方式傳播傳統文化,近年新增了“長鴻”(寓意吉祥如意、鴻運當頭)、長明燈等元素,結合年輕人喜愛的打卡文化,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讓這座百年廟宇煥發新的活力。

哪吒的形象不僅存在於廟宇中,也活躍於影視作品中。2001年,由香港演員陳浩民、葉璇、苑瓊丹、錢嘉樂、溫碧霞等領銜主演的港版《封神榜》紅遍大江南北,故事便是圍繞“哪吒”展開,該劇隨後重播五次,成為翡翠台2000年之後首部重播次數最多的劇集,“哪吒”這一經典神話形象也印在無數港人心中。如今哪吒的故事不斷被重新演繹,古老的中國神話煥發嶄新生命力。

近日有部分港人按耐不住,已選擇北上“先睹為快”,也有不少港人“未看先贊”,認為這是“中國電影業的一個里程碑”。好消息是,《哪吒2》馬上就要來了!據大會公佈,《哪吒2》將於2月18日晚,在銅鑼灣翡翠明珠廣場一樓舉行首映禮,由東方影業、洲立影片、銀都機構及英皇電影聯手港澳發行,英皇旗下一共10家戲院均會上映該片。

期待,“魔童”哪吒到來!(完)

【編輯:彭玉婷】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