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外媒解讀王毅引文談中美關係

分享到:
2025-02-17 21:1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1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出席國際會議時,引用了《周易》和金庸武俠小說的名句,來回應中美關係,並建議外媒用中國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幫手翻譯。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資料圖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香港中通社圖片

當地時間2月14日,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在“中國專場”被問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後的中美關係時,王毅引用了《周易》的“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及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巋然不動”,強調中國面對外部壓力時的堅定態度。

不少外媒在翻譯王毅的發言時,均採用了較為貼近原文的直譯方式,同時保留了古語的意境和修辭效果。這些翻譯不僅傳達了原文的含義,還通過引用中國古語,展現了中國的文化底蘊和外交態度。

當中,有外媒注意到這些表述的翻譯難度,聚焦於DeepSeek提供的多版本譯文。例如:“天行健”被譯為“Heaven's movement is vigorous and unceasing”,既保留意象又傳遞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學。

金庸小說名句的翻譯通過“Let...be”結構和自然意象(如“清風/明月”)傳遞豁達意境,同時融入西方詩歌的韻律(如“caress/address”)。媒體認為,這些翻譯嘗試在“直譯保留文化符號”與“意譯適應西方語境”間取得平衡,但中文的寫意之美仍需文化積澱才能完全理解。

報道指,王毅主動建議使用DeepSeek進行翻譯,被視為中國技術實力和文化輸出結合的典型案例,可被解讀為通過文化隱喻傳遞中國外交戰略的“柔性話語體系”。

有關中美關係的戰略解讀,外媒將王毅的發言視為中國在複雜國際局勢中的立場宣示。例如,“清風拂山崗”被類比為“以柔克剛”的戰略定力,“明月照大江”則象徵中國在動蕩中的穩定作用。這種表述被認為是回應美國對華競爭壓力,強調中國不會因外部挑戰改變自身發展路徑。

有分析認為,王毅引用武俠小說中的“九陽真經”口訣,暗含中美競爭中的“內力比拼”邏輯。例如,英譯版中的“storms(風暴)、breezes(清風)”意象對比,被關聯到西方語境中的“危機管理”術語,暗示中國以“非對抗性韌性”應對美國壓力。

其中,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相關引文反映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堅韌態度。英國廣播公司(BBC) 認為引文反映了中國在中美關係中的堅定立場。路透社指出引用的古語反映了中國的外交哲學。《紐約時報》認為體現了中國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自信與冷靜。半島電視台指反映了中國的外交策略。(完)

【編輯:林曉惠】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