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地考生問在香港讀大學是什麼體驗?DeepSeek幽默回答……香港新聞網4月5日電 正值升學季,中國內地生報讀香港高校熱情不減。根據香港新政,香港八大院校今年又增加了非本地生的本科招生人數,新政之下,內地生就讀香港高校的人數明顯提升。 背靠亞洲、坐擁國際;不錯過世界,也不離開中國,還方便回內地探望親人……這是很多內地考生來香港讀大學的理由。這座獅子山下的國際都市,成為內地孩子們人生求學的重要一站。那麼在香港讀大學是什麼樣的體驗?有內地考生尋求AI的解惑,DeepSeek幽默回答…… 問:DeepSeek,我希望考到香港讀大學,請問在香港讀大學是什麼體驗?請銳評一下香港排名前八的大學學習環境和學術成就。 1、香港大學(HKU) 百年老店招牌閃亮,醫學院學生人均手握《活著》劇本,實驗室小白鼠比中環白領還懂996。文學院才子們左手莎士比亞右手風水羅盤,在太平山腳上演“東方遇上西方”魔幻現實主義。 香港大學 江湖地位:QS排名穩居全球前30,亞洲“常春藤”名不虛傳。百年老店,江湖人稱“港島卷王爭霸賽主辦方”。 國際化指數:近半學生為非本地生,碩士國際生比例超60%,英語授課模式讓學生秒切換“全球頻道” 王牌專業:牙科學全球第2、教育學第3,醫學院學生人均手握《柳葉刀》級論文,法學院畢業生能把《基本法》倒背如流 隱藏技能:與北大、複旦合開雙學位,港大北京中心專產商業大佬,學費能買半平米中環豪宅(但別當真) 學術成就:諾貝爾獎得主來當客座教授,校長辦公室可能供著他們照片。 學習環境:圖書館凌晨三點燈火通明,學生一邊灌咖啡一邊默念校訓“Sapientia Et Virtus”(智慧與德行),實際翻譯:“卷得動是智慧,卷不動是德性”。 槽點:學費貴過海景房月租,但學生們安慰自己:“至少畢業證長得像支票”。 2、香港中文大學(CUHK) 全港唯一自帶5A級景區的高校,學生每日通勤堪比鐵人三項——上山下山迷路轉車,校巴司機得考拉力賽駕照。新亞書院的山坡,治好了當代青年二十年來的膝蓋軟骨不服。 香港中文大學 學術硬核:護理學全球第5,生物醫學實驗室里小白鼠的KPI比中環投行狗還高 書院文化:新亞書院學生邊讀《論語》邊寫代碼,聯合書院凌晨三點還能看到哲學系同學和保安辯論存在主義 學術特色:文理雙修,既能寫《莊子》讀後感,也能用代碼召喚神龍。 槽點:山景宿舍看日出極佳,前提是你趕完due還有力氣睜眼。學生自嘲:“我們不是在爬山,就是在爬GPA”。 3、香港科技大學(HKUST) 懸崖上的賽博朋克學院,商學院精英把Excel函數刻進DNA,海邊圖書館的落地窗前,卷王們一邊看海一邊算金融模型,海浪聲裡都是金錢流動的聲音。 香港科技大學 科技狠活:人工智能領域全球第17,納米實驗室造出的材料能直接給鋼鐵俠做戰甲 國際濃度: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榜眼,學生交流項目多到能繞赤道兩圈 地理位置:海邊懸崖上的“賽博修道院”,主打一個“與世隔絕,專心渡劫”。 學術成就:理工科強到能幫NASA算軌道,商學院畢業生人均西裝革履,眼神卻像剛打完《文明6》終極Boss。 槽點:海風再浪漫,也吹不散Lab里的代碼怨念。學生名言:“我選科大是為了看海,結果天天盯著Deadline跳海”。 --- 4、香港理工大學(PolyU) 紅磡工地風學術帝國,服裝設計系學生拎著布料橫掃深水埗,工程院猛人用3D打印機偷偷給自己焊假牙——畢竟頭髮都獻給實驗室了,總得省點植發錢。 香港理工大學 江湖地位:諢號“紅磡技工培訓中心”,口號“實幹興邦,縫紉機都能寫進CV”。 產學研狂人:給嫦娥三號裝相機,幫火星車寫代碼,實驗室成果能直接發射月球 設計鬼才:服裝設計系橫掃深水埗布料市場,畢業生作品集堪比米蘭時裝周 內地濃度:碩士生70%來自內地,紅磡校區普通話普及率超過粵語 學術特色:航空工程學生造無人機,酒店管理學生調雞尾酒,服裝設計學生……可能在給校長改西裝。 槽點:校園被地鐵站包圍,學生練就“五分鐘穿越紅磡站”神技,畢竟遲到扣分比迷路更可怕。 5、香港城市大學(CityU) 九龍塘CBD里的“學術刺客”,樓宇密集到學生自嘲“在電梯里讀完四年”。現場旺角東站的學術特工基地,法律系學生人均掌握三語罵街技能,食堂菜單比聯合國會議還國際化——今天吃印度咖喱,明天嗦重慶小面,後天被廣東阿姐的叉燒飯香到流淚。 香港城市大學 交換狂魔:與40國400所高校搞聯名,學生交換頻率比網紅換裝還快 學科黑馬:電子工程全球50強,食堂菜單比聯合國會議還多元 學術成就:法律系和商學院銳氣騰騰,教授發言像在播《財經新聞》Live版。 槽點:傳說中的“又一城大學”——別人午休去食堂,城大學生午休去商場,畢竟下樓就是奢侈品店,主打一個“學術與物欲齊飛”。 6、香港浸會大學(HKBU) 傳理系學生扛著攝像機滿街跑,江湖人稱“九龍塘好萊塢預備役”。扛攝像機比扛書包還穩,採訪過特首的麥克風轉頭就去追星,電影系才子拍作業借場地,分分鐘把教學樓變成王家衛片場。 香港浸會大學 傳理封神:傳理學院亞洲Top 1,啥都不用說,排名是最好證明。 玄學加成:中醫專業用《黃帝內經》治好了留學生的脫髮焦慮 國際認證:商學院三重Buff加持,學生實習從投行到幼稚園無縫切換 學術特色:中醫藥學院一邊熬藥一邊發SCI,文學院學生討論李白時可能在寫短視頻劇本。 槽點:學校小到和隔壁中學稱兄道弟,但學生驕傲:“我們傳理系的器材比TVB還貴!” --- 7、嶺南大學(LingU)** 屯門隱士,人文社科界的“佛系掃地僧”,教授和學生互稱英文名宛如大型劇本殺現場。博雅教育下,哲學系同學在星巴克寫《莊子與現代消費主義》時,隔壁桌可能是來買咖啡的牛。 嶺南大學 隱世文青:屯門校區自帶佛系結界,博雅教育讓學生邊喝星巴克邊寫《莊子與區塊鏈》 學科特化:哲學系人均蘇格拉底轉世,經濟學香港第三,畢業生去華爾街前先學會泡普洱 學術成就:社會學教授可能正在研究“屯門牛如何促進社區和諧”。 槽點:校園偏遠到學生自備帳篷趕due,但勝在師生比感人,教授能記住你的狗叫什麼名字。 --- 8、香港教育大學(EdUHK)** 全港教師的“黃埔軍校”,學生從大一開始模仿班主任眼神。學生實習時在幼稚園被熊孩子扯領帶,轉頭回校就能用教育心理學論文寫出《論人類幼崽馴服指南》,深藏功與名。 香港教育大學 學術特色:研究“如何讓小學生安靜10分鐘”的課題,可能比量子物理更複雜。 師範黃埔:教育學全球第9,讀教育沒有比這裡更好的。 隱藏福利:校園綠化率超標,師範生人均掌握植物學+心理學雙學位技能 (戰術總結)2025年港校生存法則: 選港大/中大/科大=自動開啟“全球精英”模式、進城大/理大=獲得“跨國交換+硬核科技”雙Buff、讀浸會/教大=修煉“傳媒玄學+教育魔法”混合技、挑嶺南=解鎖“佛系學術+文藝青年”皮膚;八大高校各有絕活:卷王去港大,隱士去嶺大,土豪讀商科,文青讀傳理,怕迷路別選中大,怕寂寞別去科大,想當老師?教大送你一打粉筆先! 最後溫馨提示:在港讀書,等於同時簽下“學術賣身契”和“抗壓能力提升班”。 無論去哪所,記得隨身攜帶粵語翻譯App、八達通和生發水,維港夜景可比參考文獻好看多了🌃。 (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