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回歸,美國的盟友反而比中俄更“緊張”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23日電 “美國的長期盟友對特朗普的回歸感到遺憾,但其他國家幾乎沒有這種情緒。”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20日報道稱,一份近日出爐的全球民調顯示,相比於歐洲、韓國這些美國長期盟友,中國、俄羅斯對特朗普重返白宮更為樂觀。 特朗普 新華社圖片 當地時間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時隔四年再度成為白宮主人。對於特朗普的回歸,CNBC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更加難以預測的外交和貿易政策——尤其是大規模關稅威脅,激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但特朗普的交易方式和他的“美國優先”政策未帶來普遍性的恐懼。 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上周發布了一項全球民調,這份對來自24個國家的2.8萬人進行的民調顯示,對特朗普重新上任持樂觀態度的國家更多來自非西方國家。 當中,印度、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的受訪者最為樂觀——他們認為特朗普重新當選對自己國家和美國都有好處,有4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回歸對中國有利。CNBC稱,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打擊中國經濟,但此舉也可能適得其反,傷及美國自身。 根據民調,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對特朗普的好感度遠遠高於歐洲和韓國。在英國,僅有15%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當選有利於英國。 民調分析指,歐洲和韓國對特朗普回歸持明顯悲觀態度,這表明“西方”地緣政治集團被進一步削弱。 CNBC稱,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儘管特朗普對美國的最大經濟競爭對手中國抱有不滿,但他長期以來對北約持矛盾態度,而且對許多歐洲國家與美國持續存在貿易逆差感到憤怒,因此歐洲未來可能會面臨美國更加強硬、甚至充滿敵意的貿易和國防政策。 就在特朗普宣誓就職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對陸軍發表演講并提出警告,歐洲花在軍事上的數十億歐元不應只用於購買美國武器。他敦促歐洲國家加大對本土國防工業的投資,增強歐洲國防獨立性。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則在一場座談會中表示,歐盟當務之急是明確且清晰表達自身的戰略立場,當有人說“美國優先”,德國要以 “歐洲團結”來回應。(編譯:李雪萍)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李雪萍】
|
視頻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