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故事|非物質文化遺產耀香江

分享到:
2024-12-08 08:1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8日電  (記者 黃璇)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最具儀式感的日子。北京時間12月4日,2024年世界非遺大會在巴拉圭的亞松森召開,中國申報的春節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截至目前,中國已有44項非遺文化成功申報,數量位居世界第一。香港新聞網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原來香港也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香港故事”就為讀者介紹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資料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延伸閱讀】

百年魯班先師廟 延續匠心智慧

排檔:香港街頭的文化縮影

戲棚是本土粵劇的根源,香港的傳統戲棚主要由竹和杉木搭建而成,建於空地之上。(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粵劇是香港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粵劇作為香港的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粵劇的鑼鼓聲伴隨著一代代香港人的成長,許多港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在電視前跟著歌唱的場景,或者是和長輩一起到戲棚觀看演出。

香港首個世界級非遺

戲棚上演粵劇,台下觀眾看得投入。(圖源:康文署)

粵劇,又稱廣府大戲,起源於清初。清乾隆年間,佛山成為粵劇發展的中心。隨著歷史的推進,粵劇逐漸傳入香港並生根發芽。19世紀末,廣州的粵劇藝人紛紛南下香港謀生,至今粵劇在香港已有百年歷史。開埠初期,中環的街頭戲曲表演成為市民的重要娛樂方式,特別是在華人聚居的上環和西環地區,粵劇更是繁榮。

普慶戲院,攝於1940年代初。(圖源: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Libraries)

1890年,香港島上環迎來了第一家戲院——普慶戲院,自此粵劇在香港日漸流行。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粵劇的舞台幾乎是男性的天下,直到1933年法律修訂,男女才得以同台演出。

電影《胭脂扣》劇照。

粵劇在香港的輝煌時期還體現在經典電影《胭脂扣》中,梅艷芳幫助張國榮學唱粵劇的場景深入人心。此後,許多粵劇藝人紛紛改編古代文學作品,創作了《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和《紫釵記》等經典劇目,成為無數戲迷心中的經典。

如今,粵劇在香港依然充滿活力,港府通過舉辦粵劇節、工作坊等活動,積極推動其傳承與發展,吸引年輕觀眾的關注。

香港的其他非遺文化

除了粵劇,香港還有許多有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港人傳承並發揚嶺南文化,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習俗和生活方式,其中南音、天后誕、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驚蟄祭白虎”等都屬於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香港中通社圖片)

每逢“驚蟄”,銅鑼灣鵝頸橋下,都有不少市民前來“打小人”。(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驚蟄祭白虎”儀式。(圖源:香港地方志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驚蟄祭白虎”儀式。其中的“打小人”習俗便是在此儀式中重要的一環。自2014年起,“打小人”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每年的驚蟄,銅鑼灣的鵝頸橋下人潮湧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排隊“打小人”。參與者會寫下想要“打”的名字,專業的婆婆們則會用鞋底打人並念咒語,熱鬧非凡。

驚蟄這一天氣溫回升,萬物復甦,害蟲開始活躍,因此古人會在這天舉行祭白虎儀式,祈求消災解難,擺脫厄運。如今,“打小人”不僅是驅邪的儀式,更成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澳龍舟遊涌。(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

長洲搶包山是太平清醮的重頭戲。(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長洲太平清醮。(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還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長洲太平清醮,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長洲島充滿歡騰的慶典活動,包括酬神祭幽和舞龍舞獅等。中秋節的大坑舞火龍則是大坑的民俗奇觀,傳說是為消災而舞動火龍,現已成為中秋節的傳統活動。

此外,還有大澳龍舟遊涌、涼茶、潮人盂蘭勝會、古琴藝術等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見證了香港的歷史,更是其文化的靈魂。它們讓香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依然尊重和傳承傳統文化。你最喜歡香港的哪一項非遺文化呢?(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香港咖啡市場年銷售額達百億 “瑞幸咖啡”進駐首杯15.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