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鄭雁雄:香港的變與不變(全文)

分享到:
2024-06-28 15:3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的變與不變

——在香港特區立法會午餐會上的致辭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  鄭雁雄

(2024年6月28日)

尊敬的君彥主席,各位議員朋友:

大家中午好!

首先,我要衷心感謝大家在基本法23條立法中的重大貢獻。這次立法,立法會及各位議員高度負責,高質高效審議法案,3月19日議員的精彩發言成為一場愛國主義的現場教育,君彥主席的一票成為點睛之筆,家超特首在立法通過後的致辭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這種愛國愛港、擔當盡責的精神境界,我深感欽佩!

再過兩天,就是“七一”,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也恰逢香港國安法刊憲實施4周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刊憲生效100天。在這重要時刻,我能和立法會的議員朋友一起共進午餐、暢叙情懷,感到十分高興。我曾和家超特首、君彥主席商量過今天講什麼好,大家一致建議我就大的形勢講講我的看法,這正合我意。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個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就是香港的“變與不變”的問題,也就是回歸以來特別是近年來,香港到底什麼不變、什麼變了的問題。

第一,不變的是,中央矢志堅守、港人全力擁護“一國兩制”,香港繁榮穩定堅如磐石,東方之珠浪漫依然

40年前,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不久,港英當局就單方面改變承諾,末任港督彭定康肆意給香港埋下滿地“政治地雷”。而中央政府的承諾則始終沒變,對香港極盡眷顧。

一是“一國兩制”沒有變。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長期堅持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做到不會變、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這是最令人信服的鄭重宣示。時至今日,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憲制秩序、制度框架、法治環境、管治體系、自由經濟、多元文化、生活方式等,都保持不變。儘管有人誣衊特區已是“一國一制”,但生活在香港的人卻深知“一國兩制”是常態,是日用而不覺的習慣。

二是高度自治沒有變。中央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香港特區憲制秩序,堅定維護特區依法行使高度自治的權力,堅定維護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終審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以來,行政立法良好互動,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統一銜接。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警隊拘捕的涉嫌危害國家安全人員290多名,都由特區執法司法體系處理,法官公正獨立按照法律和證據對相關案件作出裁決。

三是法治和營商環境沒有變。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穩妥實施,是特區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的加分項,在世界正義工程《2023年法治指數》中,香港排名維持高位。作為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香港人員、貨物、資金等要素保持自由流動,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之一。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從第七位升至第五位。

四是民主自由沒有變。公眾熱情、有序參與各項選舉,選舉結果認受性高。新聞言論自由得到有效保障,現有90份日報、376份期刊、16家電視台和電台,穩中有升。特區政府注重通過傳媒釋放權威信息、知悉公眾關注。社會訴求表達渠道暢通且更為平穩有序。大學始終保持國際化、自由度、專業性特色,學術自由得到充分尊重,校園中勤勉努力、獨立思考的學習氛圍濃厚。

五是生活社交方式沒有變。今天的香港,馬照跑、舞照跳。兩文三語暢通無阻。多種宗教在港并存,各類宗教活動如常開展。包括巴塞爾藝術展在內的多項高規格文化活動一直把香港作為亞洲第一站。作為享譽國際的“美食天堂”,香港今年有79間餐廳入選米芝蓮星級餐廳榜單。近年來市民的整體博彩參與率約四成,2022/2023財政年度香港賽馬會總投注額超30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六是國際化特色沒有變。香港深度鏈接全球,一年在港舉辦的國際峰會、論壇、展會達200多個。一度因疫情影響遷出的外企和人員陸續回流。據統計,2023年母公司在境外的駐港企業有9039家,其中有3647家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全球百大銀行中有73家、20家頂尖保險公司中有11家在港落戶營運,超過29家跨國銀行在港設置地區總部。這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鮮明特征。

第二,變的是,香港浴火重生,迎來各項事業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

回歸以來,香港在“一國兩制”基本框架保持不變的同時,必然也有變化發展的方面,彰顯出“一國兩制”事業的強大成長性和旺盛生命力。

一是中央全力挺港惠港,香港健步由治及興。最大變化,是從外人的淩辱殖民,變成中央的掌上明珠。從三趟列車到海陸空保鮮活食材,從東深供水工程到全面保供水安全,從98年金融風暴的全力救港到CEPA、粵港澳大灣區等全方位挺港政策,從抗擊非典、新冠疫情的無私援助到對香港“三大中心”的維護、對硬軟聯通的支持、對走向國際舞台的撐腰等,幾乎有求必應,可謂史無前例。今年以來更是惠港政策接踵而來,就在今天上午,中央又宣布從7月1日起大幅提升居民旅客自港澳進入內地攜帶物品的免稅額度,進一步凸顯了對特區經濟發展的支持。

二是香港同胞當家做主,優質民主得以實現。回歸後基本法賦予了香港居民充分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新選舉制度在代表性、包容性、參與性、競爭性等方面優勢突出,是符合香港實際的優質民主。新一屆立法會展現出民主高效的履職風範,與過去的“拉布”“流會”形成鮮明對比。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均展現出“能力素質強、服務態度好、市民認同高”的形象,“新選製好”“愛國者能”成為社會共識。

三是國家安全獲得保障,長治久安可感可期。香港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香港的安全穩定得到有力保障。特區行政、立法、司法力量面對外來無理干涉,堅定有效履職,始終無懼風雨勇毅前行。維護國家安全成為社會共識,法治體系健全高效,輿論生態客觀理性,集會游行依法有序、不再為鬧而鬧。對此,一些外人大為不爽、出言不遜,但他們唯恐香港不亂的陰謀不會得逞。

四是特區治理不斷完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善作善成,親商為民、依法高效,展現出有目共睹的實幹新風。在《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的政府效率位居全球前三。教育事業在亞太地區保持領先,全球百強高校從3所增加到5所。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地區。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多項國際賽事、文娛活動精彩紛呈。

五是香港經濟長足發展,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經濟增速快於發達經濟體平均增速,機場、道路、場館、樂園等設施建設日新月異。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全球最大。資產管理規模、家族辦公室數量等居亞洲之首。外來直接投資較回歸之初增長近37倍,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近35倍。金融、航運、貿易、創科、文化、航空、知識產權、國際仲裁等國際中心相繼形成。就業率常年保持高位,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公屋輪候時間逐步縮短。

六是對外交往日益廣泛,國際影響明顯擴大。與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密切經貿聯繫,參與260多個國際協議和3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香港傑出人士在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擔任要職。歐盟委員會等8個國際組織在港設立代表機構,外國在港領事機構從原來的88家增加到114家。對特區護照持有人給予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和地區增至172個。

第三,守住不變根基,駕馭發展變局,用好獨特優勢,迎接香港新一輪大發展

香港發展的第一經驗就是駕馭變局開創新局。當前,香港必須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從變數中找著數,主動迎接“逢變則興”的光明未來。

一是守住“一國兩制”,用好獨特地位,當好制度創新示範區。制度創新是對生產力最大的促進。要善於發揮“背靠祖國”之利,把搭乘中國式現代化巨輪的便利轉化為發展機遇;善於發揮“聯通世界”之利,把對接世界市場體系的便利轉化為發展效能;善於發揮“貫通兩制”之利,把“超級聯繫人”轉化為“超級發財點”,打造製度創新的生動範例。

二是守住國際優勢,用好外聯內通,當好聯通世界橋頭堡。中國式現代化萬馬奔騰,香港作為世界瞭解中國、進入中國、握手中國的橋樑紐帶,融入國家就能够更好融入國際、擁抱世界,為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擴容賦能,不僅不會被“邊緣化”、更不可能被“內地化”,反而會進一步強化自身獨特地位和優勢,更好地成就自己。

三是守住發展之本,用好中國機遇,當好中國式現代化排頭兵。把握好中央政策是用好中國機遇的前提,在這方面特區政府、立法會都有責任,應向市民作出示範解讀宣介。家超特首在立法會探討國家發展戰略,就是很好的做法。香港已是發達經濟體,必須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當好排頭兵,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敢於爭當細分賽道上的老大。

四是守住法治精神,用好普通法系,當好依法治理模範生。法治是香港優良營商環境的堅實根基,普通法系是香港“三大國際中心”的法治基石。要像愛護眼睛那樣愛護香港的法治,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難題,不斷完善香港法治體系、制度體系,堅持“愛國者治港”原則,推動特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走在發達經濟體前列。

五是守住最高原則,用好法治利劍,當好國家安全守護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守住最高原則也是守住香港發展與安全的根基。要有效發揮維護國家安全法律的實效和威懾作用,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維護香港的平安穩定,使發展與安全成為香港騰飛之雙翼、前進之雙輪。

六是守住文化特色,用好文化力量,當好中華文化復興先行者。香港兼容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和中華文化、西方文化,兼容開放文化、創業意志、浪漫憧憬,是引領風氣之先的特殊文化區域。在當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上,文化必定是復興的先驅。香港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動香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迎接中華文化復興的到來。

各位議員朋友!

在世界風雨交加的時候,香港難得有這樣的好勢頭,把目前的新氣象、好勢頭、正能量維護好發展好,是當下每一個持份者無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贏。特區的行政、立法、司法以及社會各界、全體市民的勠力同心、同向而行,是駕馭當今變局、開創香港新局的必然選擇。我輩應須深知之、篤行之。

最後,祝大家履職順利、吉祥如意!

謝謝大家!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