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故事|長洲戲院的傳統與新生

分享到:
2024-06-16 09:5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16日電(記者 黃璇)  “長洲,你孕育了珊珊(李麗珊),你接著再孕育我。當我站在奧運會頒獎台上面,我會舉起金牌,同全世界講:香港的運動員不是垃圾!”——台詞源自電影《麥兜故事》(2001)

電影《麥兜故事》劇照。

相信不少大人和小朋友麥兜一樣,因為李麗珊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奪得香港首枚金牌而對長洲多了一番認識。長洲是香港的離島之一,以前是漁島的長洲如今依然保持了淳樸的小漁村特色,成為遊客和本地市民一日遊的休閒觀光好去處。但這裡,除了孕育出滑浪風帆高手、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度假聖地,大家對長洲的歷史又了解多少?本期“香港故事”,就為大家介紹香港歷史最古老的戲院之一——長洲戲院,這裡已被列作三級歷史建築物,經活化後搖身一變成為“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

【延伸閱讀】

“叮叮”走過120年

川龍村:600年歷史的客家隱世村落

(香港新聞網製圖)

香港不是每區都有戲院,例如離島長洲的居民要看電影,便需前往市區。不過,在1930至1990年代,長洲是有戲院的,島民欣賞電影娛樂不用乘船離島,這座戲院便是長洲戲院(Cheung Chau Theatre)。

長洲戲院是本地保存最古老的戰前戲院之一。(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長洲戲院構造模型。(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長洲戲院位於長洲新興後街120號,位處長洲島嶼的中心位置,於1931年落成,它是本地保存最古老的戰前戲院之一,現已被列作三級歷史建築。戲院為長洲街坊帶來66載的光影歲月,直至1997年結業。結業後一直荒廢著,直至2023年再度重啟,料2025年完成活化工程,其中“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已正式開放。

長洲戲院見證了電影業由黑白無聲到彩色聲畫的演變,最初開業時為播放黑白電影默片時代,戲院會播放粵語片及西片,日間放映一場,夜間放映兩場時,戲院更設有解畫人在旁解說電影內容。

戲院開幕初期只播默片,需要解畫人在旁解說電影內容。(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翻攝)

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面世,黑白默片逐漸被取代,直到1940年代,初代彩色菲林冒起,彩色映畫開始普及,香港出品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7年上映的粵語片《金粉霓裳》,其後長洲戲院亦開始上映彩色電影。

由於當時長洲娛樂不多,長洲戲院可謂島上最熱鬧的地方,島民及旅客有空便會入場看電影,戲院內設約600個座位,全勝時期經常全院滿座,戲院外更有大量小販賣燒魷魚、甘蔗、話梅,連路口同通道都企滿戲迷。長洲戲院票價初期為港幣毫子,在1990年代為20元一張戲票,在結業時最高收費為25元。

長洲戲院全勝時期經常全院滿座。(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翻攝)

直至1970年代,電視機開始普及,長洲戲院入場人次大減,生意每況愈下,後來再出現錄影帶和光碟,愈來愈少人入場看電影,最終長洲戲院於1997年宣布結業。

前長洲戲院司理的女兒黃紫蓮見證該戲院於1950年到1997年的興衰,她於2023年接受報章訪問,透露自己從小在戲院長大,當時島上有兩間戲院:長洲戲院、金龍戲院,長洲戲院播映的電影類型較多元化,有西片、台灣片及色情片等,金龍戲院則主力播放動作片。

2001年,電影《一碌蔗》曾於長洲戲院取景。樓高兩層,採中式折衷建築風格,由石磗及大石砌成。建築物正面是戲院大門,入口上方有螺旋柱頭裝飾的簷篷,頂部刻有“長洲戲院”四字,正門後就是售票大堂,大堂內設有售票處及展示電影海佈的位置。大堂末端掛有一塊戲院東主由外國購入、看說明書自己動手安裝的白色銀幕。售票大堂之上的2樓為放映室。由於日久失修,現時屋頂中央因風雨破壞開了大天窗。

如今,長洲戲院經活化後搖身一變成為“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園區內設4大主題空間,包括“長洲文化館”、“1931影棚”、“銀幕大笪地”及“啞鈴資訊中心”,結合教育、旅遊和藝術等元素,公眾可盡情參觀、打卡和享用美食,同時亦能透過各式活動深入了解長洲的傳統文化。

“1931戲棚”裡可以體驗電影拍攝場景。(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當中“1931戲棚”是熱愛本地電影的戲迷必定喜歡的地方。觀眾可以走進影棚內的電影拍攝體驗館,一嘗當導演或演員的滋味。館內設有兩套電影經典:周星馳搞笑電影《唐伯虎與秋香》及TVB名劇《法律風雲》,觀眾可換上戲服,重演經典電影著名場面。最後,工作人員還會為大家後期剪接成一條一分鐘的電影,讓你留下歡笑回憶。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
“水上芭蕾” 澳門綻放!三支頂尖花樣游泳隊赴澳獻技
怎樣才能加入香港ICAC?有些人體能關就過不了?
又一屆香港學警畢業啦 願堅持信念 不忘初心
寸金寸土的香港 居然有20萬呎的土地用來種葡萄!
從《談判專家》看今天內地觀眾需要怎樣的港片
5個月入境旅客超過1400萬!澳門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