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香港奔月

分享到:
2024-06-07 14:52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55年前,阿波羅11號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作為首位人類登上月球時,發出了這一句感慨。

55年後,中國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採集到人類第一抔來自月球背面的土壤。中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踏上月球背面的國家。

嫦娥六號用移動相機“自拍”

“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

外界對今次“月背採樣”十分關注。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在此前的報道中指出,其採集的樣本是“一個寶庫”,有望改變人們對地球和月球以及早期太陽系歷史的理解。英國《衛報》稱贊中國是首個勇敢嘗試的國家,因為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比登陸月球正面要複雜得多。

今次嫦娥六號採集樣本的地方,是目前發現的太陽系固體天體中最大最深的盆地“南極-艾特肯盆地”,該盆地是月球上最大且最古老的撞擊坑,隱含著宇宙更早的信息,對了解月球的化學成分演化過程及月球、地球和整個太陽系的歷史至關重要。

事實上,技術複雜的嫦娥六號任務是在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任務的基礎上進行的。2019年,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正面取回了1731克土壤樣本。

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總監柏坤霆(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一步一步向著既定目標邁進。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總監柏坤霆教授6月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中國的“太空計劃”雄心勃勃,探火、探月、空間站,每一顆中國發射的衛星都成功,中國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堅實。今次嫦娥六號帶回來的月背土壤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製作出了包含正面和背面的完整月球地圖集,是“極具挑戰”且“令人興奮”的嘗試,對人類了解月球起源非常重要。

香港從未缺席

祖國探月工程中的多個重要階段,香港都參與其中。今次嫦娥六號便是帶著香港理工大學容啓亮團隊所設計和製造的兩個採樣器、兩個近攝像機一起,完成了人類首次月背採樣任務。

事實上,嫦娥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和天問一號在探月和探火領域的五個重要探測器,容啓亮團隊都參與設計,研制了其中相當關鍵的部分。

容啟亮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資料圖(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對此,柏坤霆稱,香港有多所世界一流名校,科研實力強,有堅實基礎。在5日最新出爐的QS世界大學排名2025中,香港有七間大學上榜,五間大學位列全球前100。香港更是學術聲譽方面表現最佳地區之一,整體平均分為60.3分,較全球平均的20.3分高兩倍。

香港的參與或將更進一步。

2022年,國家啓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香港共有120人報名參與選拔,約40人進入初選,10多人進入復選,最終多於一人進入“定選”階段。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日前透露,預料至少1名香港載荷專家入選國家選拔。香港距離擁有首位航天員參與太空任務又近了一步。未來在國家航天事業上,香港一定可以貢獻更多。

香港特區政府就中央政府宣佈首次開放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會見傳媒(資料圖)

香港的參與不止於此。柏坤霆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強大的監管和合規基礎設施,在金融科技和投資方面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國家賦予香港的“一國兩制”制度和高度自治權,讓香港有能力、途徑和機會來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未來,香港可以在新興的太空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香港,與祖國一起探索未知,奔赴月亮星辰。

【編輯:陈烁】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