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藏在蘇州河畔的百年建築,張愛玲故居化身最美活動中心香港新聞網1月31日電(記者 黃璇) 張愛玲的書迷,一定熟悉上海靜安寺附近的常德公寓——如果在手機地圖上搜索“張愛玲故居”,通常會定位在上海常德路195號的常德公寓(即愛林登公寓舊址)。從1939年到1947年,張愛玲在常德公寓裡度過了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並在此創作了《沉香屑•第一爐香》《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可以說,常德公寓見證了張愛玲在文壇的走紅。 然而,這裡是她出名的地方,卻不是出生的地方。 (香港新聞網製圖) 位於上海蘇州河南岸的康定東路85號(原麥根路313號),這裡有一幢建於上世紀初的獨立式花園洋房。它是張愛玲的曾外祖父李鴻章名下的房產,後來李鴻章將它作為嫁妝贈送給了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張愛玲的祖母。 這裡,才是張愛玲的出生地。許多不知情的路人從大門口經過,絲毫不知道裡面曾是名人故居。這位民國才女,前後斷斷續續在這裡生活了18年。小說《傾城之戀》裡陰暗幽深的白公館,就是以此地為原型創作。 康定東路85號(原麥根路313號)別墅,攝於1908年。(圖片來源:錢宗灝教授) 張愛玲曾對它有過描述:“建築風格仿西式,有前院後院,房間很多很深,共有20多間。前院住著他們一家人,父親住在二樓,窗台常飄出他的煙霧。後院是佣人住……”,在她的這棟故居,承載著太多苦惱的童年往事,構成了後來獨特的“張愛玲”。 這幢建築始建於清末明初,是一幢典型19世紀末殖民地“外廊式建築”的延續,它見證了張愛玲的出生和成長,歷經百年滄桑。2015年8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單位。 房屋建造時,採用了中西合璧的風格。整幢建築呈對稱結構,外牆鋪滿精美的清水紅磚,外立面利用連續的券柱式構圖,這些都是英國安妮女王時代建築的典型元素。窗戶玻璃所處的位置是早年建築中的外廊結構,採用了殖民時期常見的式樣。 這幢建築始建於清末明初,採用了中西合璧的風格。(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四個立面皆有三角形山牆,是典型的西方元素。 修繕後的建築在外觀上與百年前的風貌幾乎別無二致。 如今,這裡搖身一變為“石門二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這個新身份重新賦予了這幢百年歷史建築全新的使用生命。近些年當地政府與街道辦進行了一場“修舊如舊”的大型修繕工作,修繕後的建築在外觀上與百年前的風貌幾乎別無二致,內部空間卻大有不同。 “石門二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沿街的大門入口。 比起常德公寓只能參觀外觀,“大隱隱於市”的石門二路街道社區中心,卻面向所有人開放參觀,工作人員還會熱情地向來訪者介紹可參觀的區域。 進門後,左邊是服務台,右側有一間小型閱覽室,吸引了附近居民來這裡讀書看報。 沿閱覽室往裡走,社區中心在此特闢“張愛玲書屋”,明式書櫃、老相片、桌椅、茶几,簡單的幾樣老家具和一些照片,還原了張愛玲當年的讀書氣氛,使更多普通人走近了張愛玲,老上海的文化符號在張愛玲作品的“原鄉”綻放。 社區活動中心在此特闢“張愛玲書屋”。(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社區活動中心內的圖書館。(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沿紅木台階向上,北側房間改成了一間大劇場,平常會舉辦評彈說書、歌舞表演等,其他小房間改建成了排練廳。南側的大陽台,是整棟建築中最吸引遊客的地方。同行者紛紛在此打卡。朝下望去,石庫門里弄人家的生活熙熙攘攘。 從樓上陽台向外看,周邊里弄生活氣息濃郁。(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從樓上陽台向外看,周邊里弄生活氣息濃郁。(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城市建設和舊區改造的進程,這些“老破小”民居今年下半年面臨拆除的命運,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變為不遠處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現在的視野與當年張愛玲看到的,似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百年來,這幢別墅經歷了多次易主和重修。如今名人故居成為附近居民們自得其樂的地方。而這座重裝歸來的老建築,記錄著一代文壇大家的年輕歲月和整個家族的悲歡離合,也見證了一個世紀裡上海的城市記憶。 【編輯:黃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