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車成功出海的“密碼” 到天花板了嗎?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月12日電(記者 黎金良)在新能源汽車拉動下,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30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汽車出口達491萬輛,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香港中通社圖片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布此數據之後,引來不少熱議,但也有聲音認為,這樣的成績是不是天花板了? 事實上,這樣“潑冷水”的聲音在最近一段時間並不少見。回溯中國新能源車到底是怎麼打開出口局面,可以發現轉折點發生在2021年,那一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同比增長3倍。 當年不少外媒在分析這一數據時,都提到一個背景,就是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運轉困難。相比於2019年,2021年全球車產量總體下降13%。 別人不能生產時中國可以,別人可以生產時中國相對便宜,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中國新能源車成功出海的“密碼”。 這也是有些人覺得中國新能源車碰到天花板的原因——由於中國的供應鏈已經很完備,它能提供的成本優勢是有極限的。 所以就有說法認為,由於全球新能源車製造商都在降低成本,一旦中國的成本優勢不再明顯,中國新能源車似乎只能陷入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 對於這種質疑聲音,微信公眾號“玉淵譚天”分析了中國新能源車出口數據時,發現這樣一個變化:2019年,中國新能源車平均出口價格為每輛5000美元,2022年漲到了每輛2.2萬美元。 也就是說,這幾年海外市場接受了中國新能源車的定價,價格高且有銷量背後,說明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產品力。 眾所周知,續航力一直都是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一大難題。研究表明,2018年到2022年,全球純電動車車型的平均續航里程從230公里躍升至337公里。 那麼,中國新能源車的平均續航裡程是多少呢?根據中科院有關數據計算,2022年的數字接近600公里。這就是中國新能源車的產品力。 另一方面,電動車未來發展趨勢是智能化,就像是一部有四個輪行走的智能電話一般。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12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中國新能源車早早已在智能化布局,環顧全球,就只中美兩國最領先。 世界汽車第一出口國的位置,美國、德國、日本都曾坐過,但德國和日本由於在電動車智能化方面起步較遲,已落後很大距離。反過來說,中國新能源車在這方面展現的產品力明顯。 然後是外界最關注的問題,中國汽車產銷量是否到了天花板? 劉春生認為,出口數據反映了中國新能源車受到國際市場認可,但當前新能源車的市場還不成熟,所以肯定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劉春生就拿國外的新能源車基礎配套設施來說,目前不管是充電設備還是電網,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在國內,新能源車仍朝著智能化推進,例如自動駕駛等。所以,這個天花板還是很遠。(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