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警方明起以短訊方式為市民提供騙案預警

分享到:
2024-01-01 09:3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1日電 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下的“騙案預警”計劃由明日(1月2日)起,新增以短訊方式聯絡潛在受害人,適時發出警示和給予建議。

“騙案預警”計劃新增以短訊方式,適時向受害人發出警示和給予建議。(政府新聞處)

協調中心已按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進行登記,“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為“#ADCC18222”,有關短訊旨在發出警示,以及提供查核及求助方法,並不會附有任何超連結。協調中心藉此機會提醒市民,網絡釣魚或惡意短訊常包含超連結、二維碼或附件,以將惡意軟件植入受害者的設備,從而取得敏感資料,市民務必小心。

鑑於近年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協調中心自去年五月起與十二間零售銀行合作,推出“騙案預警”計劃,積極打擊詐騙,期望能更有效防止公眾受騙並減少相關損失。計劃透過對可疑賬戶進行分析,識別潛在騙案受害人,並經過銀行和警方協調,除了主動通過電話或調派警務人員親身聯絡有關的潛在受害人,亦新增以短訊方式,適時向受害人發出警示和給予建議,以加強防騙成效。人員亦會提供進行交易的涉案銀行賬戶等資料,以便受害人進行核實和評估。截至去年十一月底,有關計劃已成功勸阻超過579人繼續轉款予騙徒。

警方提醒市民,警務人員和銀行職員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會要求市民披露個人資料或銀行認證資料,也不會要求市民轉移款項到任何賬戶。市民可通過指定聯絡號碼直接與銀行或協調中心聯繫,以核實來電者的身分。警方亦鼓勵市民使用或流動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查核收款人銀行賬戶與騙案有否關聯,以查證其交易夥伴是否可疑或高危。

“騙案預警”計劃展現了協調中心和銀行業界對打擊詐騙的堅定決心,旨在減少詐騙活動對市民和社會的不良影響,以建立更安全、更穩健的金融環境。協調中心和參與計劃的銀行將以專業態度實施相關計劃,並將此視為唯一目標。我們呼籲公眾時刻保持警惕,謹慎防範詐騙行為,在進行金融交易時保持高度警覺。(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黃埔百年)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通講壇】止住下滑重回對話 中美防長終見面
陳茂波率團赴美宣傳香港:香港是外資進中國和亞洲的跳板
UFO突降深圳?別怕,是全球首創的eVTOL載人飛碟
“35+非法初選案”裁決:否定認罪的被告中2人脫罪14人罪成
以軍轟炸加沙難民營 美國竟還試圖為其打掩護
【黃埔百年】一日黃埔人 終身黃埔魂 記國民黨員季麟連的黃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