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香港成功辦大事 他們卻躺槍了12月10日,是香港民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成功舉行,過百萬選民出來投票,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完善地區治理的堅定支持。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選舉,這是香港特區完善選舉制度後舉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是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最後一塊拼圖。 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觀察這場選舉,不難發現三個新氣象。 新氣象一,是整場選舉的理性有序。選舉日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12點,長達15個小時,全港約600個票站,秩序井然,過程順暢,沒有出現2019年“黑暴”期間區議會選舉時,因不同政見爆爭執的情況。 即便是晚間系統故障,選管會短時間內轉換登記身份方式、延長投票時間、及時發佈訊息。在線秩序同樣良好,幾乎沒有出現網絡假消息干擾選舉秩序,社交平台上“刷屏”的,是選民領取心意卡、呼籲投票的齊心。 新氣象二,是區議員候選人回歸服務本質。本次區議會選舉是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最後一塊拼圖。根據基本法,區議會的定位是地區工作的咨詢組織,後來被扭曲成政治鬥爭的場所,尤其是2019年更甚。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為區議會候選人設置資格審查會,參選人均為愛國愛港人士。 某候選人的政綱 選舉日候選人彬彬有禮介紹貼地政綱。記者取得多位候選人的政綱,發現今次選舉大多數候選人的政綱都詳細貼地,涵蓋了民生的方方面面,如公共醫療、環境衛生、交通配套、青年發展、長者福利等。提出的措施也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非常具體的舉措。如增加某個具體巴士站點的班次、爭取在某具體公園內增設“滑板”和瑜伽運動場地、為新來港人士和少數族裔等增設粵語班等。實實在在聚焦地區民生發展,回應市民對議員的期待。反觀“黑暴”期間區議會被反中亂港分子騎劫,候選人以虛無的政治理念,妄圖煽動與政府對抗,早已“離地”萬里。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觀察到,這次選舉中,愛國團體和人士積極參與,競爭激烈。他對中通社記者表示,混合了委任和選舉元素的新區議會產生辦法,有利於促進愛國陣營內的均衡參與。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新氣象三,是全社會凝聚共識。新區議會制度生效後,政府不遺餘力宣傳,投票日當天特首和官員以身作則早早投票,各區票站不乏工商界名人和娛樂明星的身影。社會上下、官民之間,似乎有一種“選舉終於重返正軌”的默契。 劉兆佳對記者分析,在此次區議會選舉中,特區政府和愛國力量積極投入宣傳和動員工作,愛國力量展示空前團結,政府與愛國力量合作無間,對日後在“愛國者治港”的格局下香港的良政善治和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有積極意義。 新氣象正正反映了新區議會制度的優越性,也反映了香港社會上下深切認識到,“修例風波”的覆轍絕不能重蹈,之前區議會的亂象絕不能再上演;只有在這種新氣象下選出的區議員,才能真切服務市民,才能建設更美好家園。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來自英國的90歲零售業商人羅伯特·米勒和來自意大利的Ketty Grossman等多位居住香港多年的“洋”選民點贊新選制,認為今次區議會選舉過程民主、自由有序,讓他們更加充分瞭解所有候選人的政綱和信息并作出自由選擇。他們特別強調,“愛國者治港”是必需且重要的原則。 這樣一場成功的選舉,外媒卻依舊不改抹黑本性。他們將特區政府善意派給每位投票者的“心意卡”說成“是為了辨別民眾有無投票所想的辦法”,甚至對當晚的“系統故障”大做文章,稱是“故意以電子系統故障為由,把投票時間延長至午夜”。 電子系統故障發生在晚上7時40分左右,這可是選舉的“黃金時段”。吃完飯出來散步的時候順便投票,是香港市民多次選舉的慣常規律。各政黨及候選人也在此時四出洗樓作最後衝刺。在這個時候系統故障,首當其衝受影響的肯定是投票結果,怎可能是政府“特意而為之”? 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更何況,投票時間原本到晚上10點半結束,有充足的夜晚投票時間。如今從10點半延長到午夜,并不能增加多少選票。因為這段時間外出者本身已極少,別說投票了。可見外媒“故意延長投票時間來爭取更多選票”的說法有多站不住腳。 外媒對選舉的另一大抹黑,是建制派候選人“躺贏”。實際上不少曾參與多次選舉的候選人向記者透露,今次選舉大家勢均力敵,反而競爭空前激烈。撇去了政治立場,從政綱入手,真刀實槍開戰。從投票情況看,有不少區域候選人票數十分相近,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花落誰家。“區區有競爭”,沒人敢“躺平”。反而這些候選人被外媒“躺槍”了。 這場選舉關乎港人的切身利益,關乎香港整體福祉,區議會選舉成功舉行,新選舉制度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得以補全。接下來就看新當選的區議員們如何各憑本事,不負眾望了。 【編輯:陈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