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這個消息一出,大灣區暢行就快了!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統一身份認證的消息在香港刷屏! 經過多年建設,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但三地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上還面臨一些堵點、痛點。近日,廣東省公佈《“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下簡稱方案),提出推動粵港澳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等,引發討論關注。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方案明確7方面重點任務,即“六通一融”—— 推動粵港澳數據、人才、物流、資金暢通流動“要素通”;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基座通” ;市場主體投資興業“商事通”;數字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通”;社會數字化治理高效協同“治理通”;公共服務融合便利“生活通”;粵東粵西粵北加快“數字融灣”。 當中“生活通”方面,方案從兩方面進行統籌安排。一方面,推動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和居民高頻事項“跨境通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推動“回鄉證”等港澳居民高頻事項全流程電子化辦理。 另一方面,針對灣區居民食住行的需要,“灣事通”泛公共服務平台將於近日在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同步上線。日後,內地居民赴港澳旅游時,通過“灣事通”小程序,就可快速預約辦理通行證件、查詢附近出入境辦事大廳等;港澳居民前往內地,用“灣事通”也可享受“港車北上”指引、通關、生活等“一站式”服務。現時,“回鄉證”與內地居民身份證由兩個不同系統處理,導致“回鄉證”持證人未能辦理一些只供內地居民身份證持證人的業務。因此,方案明確將加快推動“回鄉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在大灣區交通、住宿、求職、購票等業務辦理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身份證同等便利。 而“數字灣區”建設的目標則是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化最高水平的灣區。 方案一出,引發香港社會廣泛關注。但疑問亦隨之而來,比如統一身份認證會否發展成統一身份證? 暫時未見此必要!香港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強調,廣東省提出的措施主要為便利數據流通和服務市民,與身份證是兩個概念。 統一身份認證會否令香港失去獨特優勢?立法會議員陳勇指,除了不會影響香港的獨特地位,還可保留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 (香港中通社圖片) 立法會議員黃國相信,日後若實現電子簽名互認互通,可方便港人在網上報關或處理內地的銀行業務。 翻查資料,近年來促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措施不少! “港車北上”、“澳車北上” “港車北上”推行前,香港居民要開車進入內地,只能申請粵港兩地車牌。但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港車北上”,讓年滿18周歲的香港車主也可以申請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車輛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可多次入出廣東。 截至11月1日,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北上港澳單牌車已經超過100萬輛次。港澳居民駕車“北上”漸成風尚。 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 香港醫護人手短缺,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運作。有鑒於此,香港早前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輪從廣東省共引進10名醫生、70名護士及3名中醫專家,展開為期一年的交流。 香港有資深醫生表示,內地醫院對重症病人的檢查、治療安排更高效,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提升效率、改善照顧病人流程帶來新思維;參與交流的內地醫生亦稱讚,香港醫生每天使用的醫管局臨床管理系統(CMS)分工清晰,有關理念值得帶回內地分享。 (香港中通社圖片) 兩地醫護人員透過交流計劃,互相取長補短,對提升專業水平和促進大灣區融合大有裨益。 深港一卡通發行 香港與內地全面恢複通關後,兩地人民來往密切,今年8月30日,深港一卡通上線發佈,兩地居民“雙向奔赴”更便利! 該卡是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和香港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發行的非接觸式智能IC卡,卡上具有深圳通電子錢包和八達通電子錢包,分別使用人民幣和港幣充值,可在香港及內地327個城市暢行。深港一卡通的發行解決了深港居民往來交通的實際問題,促進大灣區進一步融合。 還有,港澳律師已獲准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執業。 以上種種措施,搭配最新推出的大灣區統一身份認證,一套組合拳下來,無疑令灣區居民“暢行灣區”的美好圖景,即將變成幸福實景。 【編輯:刘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