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頂峰相見:香港的底氣香港新聞網11月9日電 “我們正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一連三日的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今天(11月8日)落下帷幕。 今次峰會,吸引了超過300人參加,來自全球大約170個金融機構,超過90位是金融機構的主席或是行政總裁,較去年約40人的陣容更鼎盛。 香港的魅力可見一斑。 香港特首李家超7日在峰會上致辭強調,“我把去年的首屆峰會稱為‘香港再登舞台峰會’。一年後的今天,香港已不只是在舞台上,我們正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他表示,香港已從暴力騷亂及疫情中恢複。去年底,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規模近4萬億美元,高於2019年的總額,同時是亞洲的對衝基金中心和區內第二大私募股權中心,可見國際金融社會信任香港。 近年來,有不少外媒唱衰香港經濟前景。在本屆峰會舉行前,美國方面亦出現過一些政治雜音,質疑多名美國金融巨頭來港出席。 不過,任憑外界如何質疑,本屆峰會不僅參與的金融機構數量及機構最高領導層人數高過首屆,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這無疑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及內地經濟前景投下“信任票”。 有分析人士直言,一直以來,美國華爾街都是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跑。 今年香港經濟進入復甦通道。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出席峰會期間向媒體透露,香港經濟今年預計增長至少3%,略低於原先預期,但復甦勢頭持續。 香港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并未減少。黑石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n Gary在峰會上表示,香港是一個值得投放人手和資源的重要地方,集團享受在香港的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指出,雖有不少金融機構都會想是否仍應該以香港作為亞太區最主要的總部,但只要來到香港後,這些疑問都一掃而空。因為在能瞭解更多後,信心會更鞏固,香港最大的機遇就是擁有十分獨特的角色,能連接內地及環球市場。 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而內地推行的經濟深化改革,轉向消費及服務業經濟模式,加上“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均為香港帶來嶄新的機遇。從中受惠的同時,香港亦保留獨有并有別於內地的經濟和法律制度。 這是香港自信的底氣所在。 背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內地,相信也是各大外國企業看好香港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 對衝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創始人肯·格里芬(Ken Griffin)在此次金融峰會上提出,中國在太陽能和電動汽車技術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全球投資者必須“關注并投資”中國,以利用該地區的創新和增長。 貝萊德全球客戶業務主管Mark Wiedman強調,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資本市場,未來可能是全球第一,因此長期來看,中國的資產肯定是全球投資者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儘管中國現在遇到很大挑戰,不過是周期性的,長期來看,中國肯定是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中心。 近日“股神”巴菲特智囊查理芒格便預言,中國經濟在未來20年的前景會比幾乎任何其他大型經濟體都要更好。此外,中國的龍頭企業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龍頭企業都更強大、更優秀,所以他很願意在投資組合中承受一些地緣政治風險。 中央對香港的支持,亦是香港自信的底氣來源。 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香港有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為世界創造商業、金融和投資方面的機遇,前景光明。全球金融界相信香港,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一言以蔽之,香港代表繁榮。” (完) 【編輯:殷田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