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美眾議長懸缺3周 選舉制度缺陷難有結果

分享到:
2023-10-25 21:2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0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眾議院前議長麥卡錫遭罷免後,新議長選舉難產至今,職位空懸已達3周,美政府再次面臨“關門”危機。受訪專家直言,美國選舉制度存在缺陷,并不民主,接下來的候選人只會愈來愈難通過。 

美國國會眾議院10月3日投票罷免共和黨籍眾議長麥卡錫之後,分別於17、18、20日舉行過三輪議長選舉,但三次選舉均未能選出新的議長。共和黨籍候選人喬丹更因此被共和黨撤除提名。此後,共和黨眾議院黨鞭艾默獲提名參選議長,但因無法獲得黨內足夠支持,24日宣布退選。隨即,共和黨又選出路易斯安那州眾議員約翰遜,為下一任眾議院議長候選人。這已是兩周內共和黨提名的第四位候選人。

共和黨推選議長候選人為何一波三折?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講座教授、《選舉的困境》作者趙心樹25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解析,背後有多個成因:其一,美國選舉制度一直存在缺陷,既不明確,也不民主。共和黨雖有9人報名角逐議長職位,但共和黨並非一齊投票選出得票最高者,而是每次只對一人投票,也未設置“同意維持議長空缺現狀”選項,導致投票者總在等待最符合預期的參選人,而對本輪參選者投出反對票。

趙心樹續指,其二,參選人欲獲得選票,需與逾百名黨內議員一一進行政治利益交易,短期內很難做足準備。其三,共和黨內分歧加劇,特朗普涉及的案件走向對其愈加不利,競選希望降低,其他共和黨人躍躍欲試,無論成功與否,都希望藉眾議長競選提升曝光率,多人報名參選分攤了選票。其四,兩黨黨爭長期存在,共和黨在眾議院只有微弱優勢,獲得超半數選票極為不易。

圖源:新華

對於共和黨最新推舉出的候選人約翰遜,趙心樹直言,黨內支持度最高、最有希望的喬丹尚且無法通過眾議院選舉,意味著共和黨有人反水,接下來的候選人只會一個比一個弱。游戲規則不變,結果也不會變。料共和黨內會開始幕後運作,并持續投票直到通過為止。

值得注意的是,國會此前通過的臨時預算僅確保政府運作至11月17日,換句話說,國會必須在不到一個月內批准新財政年度預算,否則聯邦政府將面臨關門危機。

對此,趙心樹分析認為,財政預算涉及數十萬聯邦政府雇員的薪酬,誰若投出反對票,須承擔巨大政治風險和壓力,料兩黨會通過臨時預算,延緩政府關門危機。臨近限期前,料兩黨議員會以此為眾議長選舉的談判籌碼。

此外,盡管有代理議長,但許多關鍵法案立法程序或因此延宕。特別是巴以衝突後,美國總統拜登向國會提出高達1060億美元的援以計劃。援助烏克蘭的款項也告急。

“眾議長的最重要功能是溝通談判,要擔當議員之間、眾議院與參議院之間、國會與總統之間的中間人。而這恰恰是代理議長無法做到的。”趙心樹指出,表面上看,代理議長每日照常提出議案、主持會議,國會從未停止運轉,但臨時議長沒有長期權利的預期,就不能起到溝通協調的作用,使得各項法案的談判難度增加,間接影響俄烏、巴以兩個戰場的局勢。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第22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召開 台灣青年們如約而至
民進黨因胡歌“精神分裂”?台灣青年:本質是內心太自卑
“從家出發再回家” !兩岸青年組棒球隊盼做“兩岸融合的總冠軍”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即將舉行 7000台胞跨海而來
議會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44次散會卻一點不講?台灣學者:這是是非不分 國民黨該出來努力一下了
台青:民進黨騙了台灣民眾很多年 我們根本沒得選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連勝文:《慶餘年》裡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