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國際偶像李小龍離開50年:功夫之外

分享到:
2023-07-20 21:1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7月20日電 題:國際偶像李小龍離開50年:功夫之外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徐嘉儀

  50年前的今天,李小龍在香港逝世,50年後,在這裡舉辦的多個展覽活動,“龍迷”熱情依舊,就好像他從來沒有離開。

香港中通社圖片



  在維多利亞的星光大道上,李小龍的銅像是最多外國遊客尋找的標誌。赤裸的上半身,緊實分明的肌肉線條,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各年齡層旅客合影。

  這尊銅像,是李小龍會在2005年成功爭取、承擔資金所打造的。該會今年在香港各地與不少機構合辦展覽,紀念李小龍逝世50周年。

  創會會長黃耀強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時說,“以前做展覽辦活動,訪問我們的是娛樂版,想看看今天有什麼嘉賓出席。但現在辦活動,訪問我們的是國際傳媒。”

李小龍會創會會長黃耀強(香港中通社圖片)



  這一現象,也是記者在多個展覽看到的情況。在李小龍母校,來看展覽的除了本地“龍迷”,還有不少從日本、美國、法國來的超級粉絲,與李小龍兒時用過的拳套、成績單,逐一合影。

香港中通社圖片


  提起李小龍,黃耀強以“傳奇”形容其一生,無論是電影、武術、文化上,李小龍都具有國際影響力,甚至塑造了香港的形象。

  不過,李小龍實際上才只拍了四部華語電影。就是這四部電影,以外來者的身份成功闖入好萊塢,影響全世界。《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連續3次打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紀錄,《龍爭虎斗》更是取得了2.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如果在今天看李小龍的電影,可能會覺得不太習慣。一路打到尾,極少配樂、畫面乾淨,這是非常嚴肅的功夫電影,幾乎可以作為武術欣賞影片來看。而這些電影,都是香港製造,當年香港嘉禾電影公司老闆鄒文懷獨居慧眼,成就了一代巨星。

  功夫,幾乎是外國人一遇到中國人必問的關鍵詞。在上個世紀80年代,赴英美留學的香港學生,不少是以李小龍打開了交友圈。而這也成為華人與世界緊密聯繫的一個紐帶,似乎兩個喜歡李小龍的粉絲,在一起時就沒有國界了。

  李小龍的影響力持續至今,在電影之外的一些個人魅力,他的堅持、他的求變、他的哲學,李小龍就如同中國佛學的禪,在他的功夫中能感受到一種平靜,類似現代西方社會很流行的“冥想”。

香港中通社圖片


  可以說,李小龍當年的一些思考,例如“清空腦袋”“像一杯水”,數十年後看來依舊是極度超前的理念。

  從20多歲創會到現在年過半百,黃耀強一直在研究對李小龍的人生,他努力改掉了童年的口吃、他曾窮得沒錢修眼鏡……

  研究李小龍的,何止是黃耀強,何止在香港。他是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也轉化成了旅遊業的珍貴資產。

  在全球化浪潮正慢慢褪下時,改變華人刻板印象的李小龍,極其珍貴。或許,這才是他離去50年,卻仍未遠去的原因。(完)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