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北京見聞:博物館成京城年輕人夏日新寵

分享到:
2023-07-02 21:2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北京7月2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百)“連續高溫不太想戶外活動,很慶幸和朋友預約到周末的門票。”參觀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孫菡歌說,博物館是夏日避暑好去處,也是人們消磨時間、靜心吸納養分的“天堂”。

6月下旬以來,北京頻受高溫炙烤,日間溫度持續在35攝氏度以上,室內“消暑”場館近來人氣飈升。以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國家自然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博物館群,成為平日裡在體育場運動、公園露營的年輕人們,夏日周末出行的新目的地。

目前內地各階段學校正值暑假,烈日當空叠加旅遊熱潮,京城不少博物館為此增加預約名額。北京市文物局近日發布通知,明確各博物館要適時延長開放時間、開展夜場文化活動。然而“一票難求”的現象仍然不止,以國博為例,目前該館採取預約參觀模式,每日下午5時放票,但當記者1日晚7時在官網查詢時發現,未來7天的參觀預約界面已顯示“約滿”字樣。

2日中午,在國博的安檢通道外,擠滿了頂著烈日等待參觀的人群,其中不乏拖家帶口的遊客,但更多的是年輕面孔。30歲的河南人吳慶盛帶孩子來京旅遊,專門預留一天參觀國博,他說每到一個城市旅行,參觀博物館都是保留項目,“從小跟著父母耳濡目染,在博物館接受文化熏陶,很早就窺見古人的生活智慧,現在到了將理念傳承給孩子的時候。”

香港中通社圖片

在夏日避暑和旅遊需求之外,去博物館調查研究也是部分“專業”年輕人的選擇。目前是內地一知名服裝品牌設計師的孫菡歌說,夏日在博物館納涼、吃主題雪糕其實只是噱頭,重要的是在博物館文物中找尋“靈感”,“它們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文化結晶,品牌此前就有參考宋代瓷器、畫作、陶皿的先例,這次來是為找尋更多歷史文化與服裝設計的鏈接點,將用於下一個服裝系列。”

與京城持續高溫相伴的,其實是“博物館熱”的升溫,年輕人悄然成為其中的主力軍,逛博物館已變成他們休閑、社交的新生活方式。內地短視頻平台抖音(同“Tiktok”)發布的《2023博物館數據報告》顯示,“00後”中愛看博物館相關視頻的人,相較其他年齡占比更大,關注博物館信息人群中,18—30歲人群占比更超50%。

對於年輕人來講,逛博物館“物美價廉”。如今在內地數千家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的政策下,個中古代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更便捷地貼近萬千青年。

年輕人熱衷逛博物館,更折射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剛年滿二十周歲的歸國華僑李家輝,將回到中國的第一站重要目的地設在國博,他告訴中通社記者,“花上一天時間應該能走完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我對古人古時的生活圖景興趣很濃,非常好奇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李家輝說,“博物院就是一座文化殿堂。”他此前最愛去大英博物館,但很遺憾中國許多珍貴文物流失在外,“這些都促使我更願意了解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底蘊。”

與此同時,博物館們正用新技術、新形式的呈現,讓原本嚴肅的文物牢牢抓住年輕人的心。近日國家博物館推出“數說犀尊”展覽,綜合運用人工智能、紅外感應、AOA定位、增強現實等多種數字化手段展示館藏錯金銀雲紋銅犀尊;更有博物館推出“考古盲盒”,讓年輕人體驗剝離土壤,珍貴“文物”逐漸顯露的過程。各種舉措受到年輕觀眾追捧,京城掀起陣陣“文博熱”。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征求意見稿)中指出,“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開展博物館研學、夜宿博物館等活動”。博物館業從業者分析稱,博物館為年輕人提供了慢下來的機會,給予他們接受知識、獲取靈感、放鬆身心的公共文化空間,這股“文博熱”或將在京城乃至內地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