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河套創科園研推“專項計劃” 打破地域界限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6月2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在創科方面大力投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科研上實力雄厚,擁有科研人才及科研基礎,未來要有足夠的土地及設施,吸引人才發展創科。當中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試行“專項計劃”,打破地域界限,激活人流、數據流及資金流,達至灣區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如果專項計劃試驗成功,或會考慮將有關做法覆蓋至其他區域和領域。 李家超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河套區的創新發展與深度融合,在科研方面,數據、資金及人才是很重要,在這三方面可試行“專項計劃”,以降低人流、數據流及資金流的阻力。 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 他續指,“一區兩園”是兩個地方、行使兩套法律,如果部分科研項目能夠透過“專項計劃”內的新措施,容許數據、資金及人才跨越地域限制,能提速提效。“我們現在商議中,心目中都有一些重點研發項目。若涉及數據,內地具有很強優勢,我們如何確保這些數據在香港這邊做科研的同時,符合內地法律,這是很重要的。” 李家超又指,香港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這四大發展範疇具有優勢。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研發的科研項目亦可考慮試行“專項計劃”,可提升效益,達至優勢互補。如果有關概念成功,可把試點覆蓋其他領域。不過他指出,目前兩地法制不同,在資金監管及運作等具體操作上的困難需要克服,若能理順,“專項計劃”亦可考慮應用在綠色金融發展方面。 另外,在“搶人才”及“搶企業”方面,特區政府的“InnoHK”平台與本地及國際知名機構合作,吸引約2000名來自不同地方的尖端科研人才。李家超表示,這些國際級人才無論是否身處香港,都能夠透過該平台集中不同團隊共同參與同一科研項目並分享成果。大學層面亦有招攬人才計劃,已招攬至少400多名來自不同大學的國際尖端人才,他認為香港是國際城市,在吸納科研人才上有優勢。 他又透露,在過去一年,科學園的科技企業籌募資金約7.8億元,並有320間企業進駐,按年增加三成,當中不乏獨角獸企業。另外,河套區目前正興建的三座樓宇,最快明年可入夥。 (完) 【編輯:孟宜君】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