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中美高層接觸 學者:正逢改善關係“機會之窗”香港中通社6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5日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舉行會談,中美雙方6日均發表聲明指會談溝通坦誠、富有成效。但同時,美國又公布美中軍艦險撞視頻 ,再次渲染“中國威脅”。受訪學者認為,當前是改善中美關係的“機會之窗”,雙方關係正快速解凍,台灣問題仍是接下來重要考驗。 中美高級官員在北京會面 圖源:中國外交部官網 據中國外交部6日發布消息,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5日訪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舉行會談。雙方圍繞按照兩國元首去年11月巴厘島會晤共識推動改善中美關係、妥善管控分歧等進行了坦誠、建設性、富有成效的溝通。中方就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闡明嚴正立場。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美國國務院同日也發表聲明,形容雙方進行了坦誠而富有成效的討論。 從此次中美官員接觸的層級和效果來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6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解析,接觸的中美官員屬“事務性”中層級較高的官員,從雙方聲明和釋出的照片來看,會談氣氛應較輕鬆。這釋放出重要信號,中美正規劃接下來進一步加強高層接觸,在一些領域將開展合作,惟不能排除中美之間的競爭事實。 今年2月“氣球事件”後,兩國關係處於新低。其後美方不斷喊話要與中方接觸。5月以來中美開始出現較高層次接觸。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維也納會晤;再是美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美國會見了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會見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華盛頓郵報》稱,中美高級官員似乎在著手創建一種建設性接觸框架。 對此,王勇直言,經過近段時間的“硬碰硬”和反復波折,中美關係正在快速解凍中,料接下來會快速回暖。美國即將進入2024大選年,到時國會兩黨藉涉華議題炒作展現強硬,對中美關係只會愈加不利。當前是大選前最後一個改善中美關係的“機會之窗”,雙方都有意促成關係恢復。 但矛盾的是,美方一邊尋求積極接觸,一邊不斷渲染“中國威脅”。就在康達訪華的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對華發難,三番五次提及中國“欺淩”和“脅迫”。美軍則於6月4日公布視頻,顯示中國一艘軍艦在台海越過美國軍艦前方,稱這是兩軍在台海的“不安全互動”。 對於美國在對華策略上的混亂,王勇分析指出,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深陷俄烏衝突,而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實際上形成中美俄三角戰略關係,美國地位相對削弱,對付俄羅斯需要抽出精力;此外,美國的亞洲盟友及地區相關國家擔憂中美爆發衝突後需“選邊站”,美國需要傳遞出不尋求衝突的訊息讓盟友放心;此外,美國國內經濟存在較大下行風險,盲目脫鈎衝擊美國貿易投資,需要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在此背景下,美國對華政策近期出現大調整,以沙利文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為代表,釐清美國對華政策思路,強調不與中國脫鈎,中美之間的共同點和合作空間正在擴大。 與此同時,王勇續指,美國仍不放棄遏華路線,以“國際自由航行”名義繼續在南海、台海偵查,進一步對台售武,與台簽訂“21世紀貿易倡議”,不尊重中國主權。美國矛盾的根源在於實力不足,卻不放棄霸權思維。 沙利文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中美更高層級官員能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接觸,期待美國總統拜登能在“某個時候”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中美關係走向如何? 王勇認為,美國如何定義台灣、中美能否在台灣問題上找到緩和途徑,是決定接下來中美關係的重點環節和重要考驗。美國國會及對華強硬派可能透過新立法,破壞中美關係回暖進程。在今年11月美國承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兩國領導人或有會面的可能性。(完) 【編輯:王豐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