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北溪2”爆炸現場不明物為煙霧浮標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3月30日電 當地時間29日,丹麥能源署表示,日前被打撈上來、在“北溪2”海底管道附近發現的不明物體是個海上煙霧浮標。 “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 新華社發(丹麥國防部供圖) 丹麥能源署指出,“對該物體的初步檢查表明它可能是一個海上煙霧浮標,被用於視覺標記,不具有威脅性。”這一海上煙霧浮標是28日從73米深的海底打撈上來的。據稱,在工作期間,管道運營商“Nord Stream 2 AG”委派的代表也在現場。 此前,俄羅斯方面曾建議丹麥檢查“北溪2”管道附近是否存在其他爆炸物,稱在距離爆炸現場約30公里的地方發現一不明物體。該物體呈圓柱形,高約40厘米,直徑約10厘米。 俄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接收信號的天線,用來激活可能放在管道系統下面的爆炸裝置。俄駐美國大使館表示,美國試圖躲在盟友對“北溪”事件的調查行動背後,他們正竭盡全力阻止為查明該恐怖襲擊事件的真相。 去年9月26日,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德國等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項目(“北溪1”與“北溪2”)海底管道於同一日發生爆炸,導致大量天然氣泄漏到附近海域。各方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為“蓄意破壞”。數日後,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獨立調查。俄方曾多次呼籲共同調查,遭相關國家拒絕。 今年2月8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稱,“北溪”管道爆炸是美國軍方在美國總統拜登授意下實施的,挪威軍隊參與其中,而美方則否認與“北溪”管道爆炸有關聯。 3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俄羅斯提交的呼籲聯合國成立調查委員會、就“北溪”管道遭到破壞展開調查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但最終表決未能通過決議草案。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投票後表示,“北溪”管道遭惡性破壞事件不僅事關歐洲,也關係到全球跨國基礎設施安全,追究肇事方責任,事關每個國家的利益和關切。(完) 【編輯:梅婉潼】
|
視頻更 多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