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衞生署4月3日起改用HPV檢測 為30至64歲婦女篩查子宮頸癌

分享到:
2023-03-29 15:1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9日電 衞生署提醒曾有性經驗的成年婦女需進行定期子宮頸癌篩查,以減低子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衞生署為加強其子宮頸癌篩查服務,將為使用其轄下服務的合資格人士,採用具備較高靈敏度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檢測。

由4月3日起,衞生署會為使用其子宮頸癌篩查服務的30至64歲婦女,採用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作為主要篩查子宮頸癌的方法。子宮頸樣本的採集仍然會由醫護人員透過窺器檢查進行。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將測試子宮頸樣本是否帶有與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相關的高風險病毒類型。至於25至29歲的婦女,以相同方法採集的子宮頸樣本則會作細胞檢驗。

衛生署會加強其子宮頸癌篩查服務。

由醫務衞生局局長擔任主席的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會恆常檢討國際和本地實證,並為本港制定癌症預防及普查建議。小組建議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而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及細胞檢驗皆獲證實為有效的子宮頸癌篩查方法。由於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有較高靈敏度,能於較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和容許較長檢測間距,小組建議30至64歲婦女可採用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以作為子宮頸細胞檢驗外的另一篩查方法。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為陰性的人士,建議每五年再次進行檢測。而25至29歲的婦女,鑑於她們出現短暫性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比率較高,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測較大可能出現假陽性,以致婦女承受其他不必要的檢測,小組建議該年齡組別的婦女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若連續兩次的子宮頸細胞檢驗結果正常,其後可每三年接受一次篩查。

子宮頸癌為2020年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七位,並於2021年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八位。值得關注的是,新增子宮頸癌個案數目由2011年的391宗增加至2020年的556宗。縱使子宮頸癌篩查已被證實為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根據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只有約一半合資格婦女曾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大部分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及/或初期子宮頸癌的病人均沒有病徵,印證了進行篩查對及早發現疾病的重要性。

衞生署發言人呼籲到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的婦女,應預約她們的家庭醫生、婦科醫生、非政府機構,或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婦女健康中心進行子宮頸癌篩查。

為減低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發言人提醒市民除定期接受篩查外,應避免不健康行為如吸煙、過早開始有性行為和有多個性伴侶,女性亦應在開始有性行為前於適當年齡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HPV疫苗)。

市民可於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tc/index.html獲取更多有關子宮頸癌和篩查的資訊。  (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第22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召開 台灣青年們如約而至
民進黨因胡歌“精神分裂”?台灣青年:本質是內心太自卑
“從家出發再回家” !兩岸青年組棒球隊盼做“兩岸融合的總冠軍”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即將舉行 7000台胞跨海而來
議會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44次散會卻一點不講?台灣學者:這是是非不分 國民黨該出來努力一下了
台青:民進黨騙了台灣民眾很多年 我們根本沒得選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連勝文:《慶餘年》裡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